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3,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笑谈
高谈
谈经
谈兵
剧谈
谈天
谈玄
美谈
谈空
谈禅
立谈
共谈
纵谈
坐谈
常谈
《國語辭典》:笑谈(笑談)  拼音:xiào tán
1.能引人发笑的话,或内容好笑的故事。明。沈周《客座新闻。关西李兆先嘲父》:「闻者以为笑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徽州至今传为笑谈。」
2.边笑边谈。唐。张说〈会诸友诗序〉:「笑谈平生,兹欢岂多?」
《國語辭典》:高谈(高談)  拼音:gāo tán
形容畅快而无拘束的谈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
《漢語大詞典》:谈经(談經)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漢語大詞典》:谈兵(談兵)
议论军事;谈论用兵。 宋 梅尧臣 《夜酌赵侯家》诗:“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士论兵:“其次则 沈少林 状元、 董伯念 礼部,并有声艺苑,亦好谈兵。”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十四学击剑,十六能谈兵。”
《國語辭典》:剧谈(劇談)  拼音:jù tán
1.畅所欲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二则众同袍剧谈竟日,可以解愠,岂可为无益之悲?」
2.有关戏剧的论述。如唐康骈所著的《剧谈录》。
分類:畅谈
《國語辭典》:谈天(談天)  拼音:tán tiān
1.谈论天地五行的事情。《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2.谈话、聊天。《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但是牌已剩了两付了,等我们打完了再谈天罢。」
《國語辭典》:谈玄(談玄)  拼音:tán xuán
谈论深奥玄妙的道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
《國語辭典》:美谈(美談)  拼音:měi tán
为人所乐道称颂的事。《文选。张衡。东京赋》:「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文选。刘琨。劝进表》:「昔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
《漢語大詞典》:谈空(談空)
(1).清谈。指 魏 晋 时期崇尚 老庄 ,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 南朝 梁 陶弘景 《题所居壁》诗:“ 夷甫 任散诞, 平叔 坐谈空。”旧唐书·魏元忠传:“臣尝读 魏 晋 史,每鄙 何晏 、 王衍 终日谈空。”
(2).谈论佛教义理。空,佛教以诸法无实性谓空,与“有”相对。此泛指佛理。 唐 孟浩然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诗:“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孙钦善 校注:“佛家谓诸法无实性曰空。”
《漢語大詞典》:谈禅(談禪)
谈说佛教教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谈禅:“《宝林》曰:佛湼槃时,告 迦叶 曰:‘吾清浄法服以付汝。’ 迦叶 传 阿难 ,二十八代至 达摩 。 梁 普通 中,自 南天竺 泛海至 广州 ,后止 崇山 ,住 少林寺 ,传 惠可 ,中国谈禪自此始也。” 元 成廷圭 《夏日过万蓬庵》诗:“捉麈谈禪知独往,买鱼沽酒待重来。”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一样,正在看佛经。”
《漢語大詞典》:立谈(立談)
(1).站着谈话。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去,须防耳目不雅。”
(2).比喻时间短暂。 汉 扬雄 《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我往立谈间,歘若白受緇。” 章炳麟 《文学说例》:“抑名家所著,为演説之元则,彼固施诸笔籥,犹与演説有殊。至於 战国 游説,惟在立谈。”
《国语辞典》:共谈(共谈)  拼音:gòng tán
一同谈话、商议。《三国演义》第八回:「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
分类:谈话商议
《國語辭典》:纵谈(縱談)  拼音:zòng tán
无所拘束的谈论。唐。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诗:「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
《漢語大詞典》:坐谈(坐談)
犹空谈。后汉书·公孙述传:“不亟乘时与之分功,而坐谈 武王 之説,是效 隗嚣 欲为 西伯 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若闲冗毕弃,则横议无已;冕笏不澄,则坐谈弥积。” 宋 朱熹 《答吴德夫书》:“承喻仁字之説,足见用力之深, 熹 意不欲如此坐谈。”
分類:空谈
《國語辭典》:常谈(常談)  拼音:cháng tán
平庸的言论。《南史。卷六二。鲍泉传》:「君言,文士常谈耳。」清。梅曾亮〈柏枧山房诗集自序〉:「以常谈为才语,谓暴谑为高言,此又一蔽也。」
分類:平常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