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徵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花教  拼音:huā jiào
西藏佛教宗派萨迦派的俗称。因此派寺院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分别象徵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故而得名。
《国语辞典》:蓝波(蓝波)  拼音:lán bō
1.人名。(Arthur Rimbaud,西元1854~1891)法国诗人。自幼秉赋特优,是象徵派、超现实主义、新艺术主义的先驱,为二十世纪文艺思潮的主要人物,被推为诗圣。代表作品有醉船、装饰画等。
2.美国英雄主义的象徵。美国电影片「第一滴血」(The First Blood)男主角蓝波(Rambo)的译名。蓝波一人智勇双全,能把大批越共打得落花流水,一洗美国人在越战中失败的羞辱。
《国语辞典》:绿帽(绿帽)  拼音:lǜ mào
妻子有外遇的讽刺象徵。参见「绿头巾」条。如:「由于不堪妻子让他戴绿帽,即使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他仍然决定离婚。」
《国语辞典》:哭墙(哭墙)  拼音:kū qiáng
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旧城内,为犹太人的精神象徵。哭墙原是大希律王扩建神殿的西墙,西元70年,罗马大军入侵,城堡于战火中被焚毁,唯独西墙残留至今。此后犹太人又遭放逐,流浪世界各地。十几世纪以来这面墙一直受到犹太人缅怀,既追念先祖事迹,亦以坚定民族复国的信心。也称为「西墙」。
《国语辞典》:饕餮纹(饕餮纹)  拼音:tāo tiè wén
一种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纹样象徵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其特徵是仅雕有动物的颜面,圆眼突出,常以浮雕出的扉棱为颜面的鼻,并作卷曲的眉和耳。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失去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作器耳或器足的纹饰。也称为「兽面纹」。
《国语辞典》:鹰派(鹰派)  拼音:yīng pài
鹰为强猛的象徵。在国际政治上主张以强硬手段解决纷争的一派,称为「鹰派」。相对于主张和平的鸽派而言。
《国语辞典》:松鹤延年(松鹤延年)  拼音:sōng hè yán nián
松、鹤都是长寿的象徵。松鹤延年祝人延年益寿的贺辞。
《国语辞典》:太阴之象(太阴之象)  拼音:tài yīn zhī xiàng
阴气的象徵。指月亮。《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国语辞典》:龟龙麟凤(龟龙麟凤)  拼音:guī lóng lín fèng
皆为象徵吉祥、长寿的动物,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五德嘉符,相因而备。」
《国语辞典》:国家祥瑞(国家祥瑞)  拼音:guó jiā xiáng ruì
雪。旧时下雪为丰年的徵兆,所以雪为祥瑞的象徵。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如今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著国家祥瑞。」《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在街上行走,只见纷纷扬扬,下著国家祥瑞。」
《国语辞典》:观音菩萨(观音菩萨)  拼音:guān yīn pú sà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国语辞典》:绝对主义(绝对主义)  拼音:jué duì zhǔ yì
一种纯几何抽象绘画活动。利用象徵符号表达直接感受,不倚靠观察或触摸,以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图案衍生出各种形态,结构中呈现出原始的韵律感。
《国语辞典》:寿星吃砒霜(寿星吃砒霜)  拼音:shòu xīng chī pī shuāng
(歇后语)活得不耐烦了。寿星本是健康长寿的象徵,却去吃可以致死的砒霜。常用来斥责人自找麻烦。如:「台风天风浪这么大,还想到海边钓鱼,我看你是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国语辞典》: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  拼音:guān zì zài pú sà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国语辞典》:绿色多媒体电脑(绿色多媒体电脑)  拼音:lǜ sè duō méi tǐ diàn nǎo
具环保概念的多媒体电脑。绿色,是环保概念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