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豫章  拼音:yù zhāng
1.神话传说中的树木。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其高千丈,围百尺。本上三百杖,本如有条枝,敷张如帐,上有玄狐黑猿。枝主一州,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有九力士操斧伐之,以占九州吉凶。」
2.位于昆明池中的亭台。《文选。张衡。西京赋》:「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
《國語辭典》:犹豫(猶豫)  拼音:yóu yù
迟疑不决。《楚辞。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红楼梦》第五回:「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从后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因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而无本字,故也作「由豫」、「游预」、「游豫」、「犹夷」、「犹与」。
《國語辭典》:豫州  拼音:yù zhōu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南及山东旧曹州、湖北旧襄阳、郧阳等地。
《國語辭典》:暇豫  拼音:xià yù
1.悠閒安逸。《文选。马融。长笛赋》:「于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也作「暇逸」。
2.空閒的时间。《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鸠经始之黎民,辑农功之暇豫。」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國語辭典》: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犹豫。《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2.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唐。陈鸿《长恨传》:「皇心震悼,日日不豫。」
3.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豫则立,不豫则废。」
4.身体不舒服。引申为有病。《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明皇不豫,储后幼冲。」
《國語辭典》:游豫(遊豫)  拼音:yóu yù
游乐。三国魏。曹植〈蝉赋〉:「在焱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漢語大詞典》:游预(遊預)
见“ 游豫 ”。
《国语辞典》:刘豫(刘豫)  拼音:liú yù
人名。字彦游,宋景州阜城人,生卒年不详。高宗建炎二年,金兵南下,时任济南知府,降金。建炎四年受金人册封为皇帝,国号大齐。后多次引金兵攻宋不利,遂为金人所废。
分类:人名
《國語辭典》:逸豫  拼音:yì yù
逸乐。《诗经。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國語辭典》:悦豫(悅豫)  拼音:yuè yù
欢悦。《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恩泽下畅,黎庶悦豫。」《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
分類:喜悦愉快
《國語辭典》:豫游(豫遊)  拼音:yù yóu
游乐嬉戏。唐。魏徵〈论时政疏〉:「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唐。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褉应制〉诗:「故事修春褉,新宫展豫游。」
分類:游乐
《國語辭典》:豫让(豫讓)  拼音:yù ràng
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晋人。初事范中行氏,不为重用,又事知伯,知伯以国士待之。后知伯为赵襄子所灭,让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使人不复识其形状,欲刺赵襄子,为知伯复仇,事不成而死。
分類:豫让家臣
《漢語大詞典》:备豫(備豫)
亦作“ 备预 ”。 防备;准备。左传·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得其消息·乞速告臣,使得备豫。”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以戎情未测,备预当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惟厥先民,备豫谆谆,孰敢侮予。”
分類:防备准备
《國語辭典》:豫防  拼音:yù fáng
事先防范。《易经。既济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曲突徙薪无恩泽,不念豫防之力大。」也作「预防」。
分類:事先防备
《漢語大詞典》:违豫(違豫)
帝王有病的讳称。宋史·理宗纪一:“﹝ 嘉定 ﹞十七年八月丙戌, 寧宗 违豫,自是不视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母后先祔庙:“时 景帝 违豫,未大渐也。”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 康熙 二十六年,值太皇太后违豫,上躬侍寝榻。”
分類:帝王有病
《國語辭典》:豫备(豫備)  拼音:yù bèi
事先准备。《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非盗受财杀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谷此八郡赎罪。务益致谷以豫备百姓之急。」也作「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