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应用软体(应用软体)  拼音:yìng yòng ruǎn tǐ
用于解决专门的问题,如财务、商业、科学等方面的软体。系一组电脑程式和次程式的集合。
《国语辞典》:财政局(财政局)  拼音:cái zhèng jú
市或县政府所属的财政机构。掌理一市或一县的财务行政、税务行政、公产、公债、金融管理及其他地方财政事项。
《国语辞典》:会计学(会计学)  拼音:kuài jì xué
将财务状况加以记录、分类、计算,藉以明白营运状况优缺点的一门学术。
《国语辞典》:保全处分(保全处分)  拼音:bǎo quán chǔ fèn
系指债务人有逃避债务之虞时,或其经济财务状况恶劣而有不能清偿之虞时,债权人为预防其脱产或隐匿财产,依据《民事诉讼法》得向法院声请假扣押、假处分或假执行,以保全将来强制执行之法律程序。
《国语辞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  拼音:cái wù bào biǎo
公司或企业为向投资人、债权人或政府报告其财务状况而汇总编集的扼要财务说明书。通常有资产负债表、综合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三种表式。
《國語辭典》:会计师(會計師)  拼音:kuài jì shī
受当事人或其他关系人、法院或公务机关之委托,办理有关财务报表查核签證、税务签證、企业清算、咨询等事务的专业人员。需通过考试院「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需具备一定实务经验方能执业。
《漢語大詞典》:柜吏(櫃吏)
旧时称会计、财务人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柜式》:“柜吏领出收银,其柜钥封好,本官收贮内衙,俟折封时禀领。”
《漢語大詞典》:财会(財會)
财务、会计的并称。 古华 《相思树女子客家》二:“﹝ 观音姐 ﹞又是本公社一个难得的财会人才。”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二章:“ 武汉 某公司财会室平素闲可罗雀,这次桌子联袂,出现了数十人埋头查帐的紧张场面。”
分類:财务会计
《漢語大詞典》:财务指标
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