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贪夫
贪残
贪吏
贪泉
贪冒
贪荣
贪天
贪暴
贪生
为贪
贪婪
贪功
贪饕
贪利
贪嗔
《漢語大詞典》:贪夫(貪夫)
贪婪的人。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 孟子 亦云:‘闻 伯夷 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功名者,贪夫之钓饵。” 明 刘基 《饮泉亭记》:“见贪夫,疾之如讎。” 清 查慎行 《题邹舜五采蓴图卷子次陈眉公旧韵》:“未应泽畔少清流,却与贪夫供匕箸。”
《國語辭典》:贪残(貪殘)  拼音:tān cán
贪婪凶暴。《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鬻官之吏,以货准才,则贪残之萌,皆如群后也,安在其不乱哉?」
《國語辭典》:贪吏(貪吏)  拼音:tān lì
贪求钱财的官吏。《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清史稿。卷二六三。朱之弼传》:「世祖恶贪吏,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徙。」
分類:贪污官吏
《漢語大詞典》:贪泉(貪泉)
(1).泉名。在 广东省 南海县 。 晋 吴隐之 操守清廉,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 隐之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黄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 横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 贪泉 ,饮者輒冒于财贿,同于 广州 石门 贪流 矣。’”
《國語辭典》:贪冒(貪冒)  拼音:tān mò
为官贪污而不廉洁。《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也作「贪墨」。
《漢語大詞典》:贪荣(貪榮)
贪图荣华。周书·柳带韦传:“夫顾亲戚,惧诛夷,贪荣慕利,此生人常也。” 宋 宋祁 《梁子材宰叶州郑县》诗:“贪荣寿母陔兰养,不过忠臣坂道危。” 清 姚鼐 《覆张君书》:“虽因人骤进,而不为贪荣。”
分類:贪图荣华
《漢語大詞典》:贪天(貪天)
“ 贪天之功 ”的省称。 唐 元稹 《将进酒》诗:“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 王闿运 《祭常都尉文》:“众人贪天,虎步龙嘘;谁谓公孙,癯守山隅。” 张素 《感介推事》诗:“辛苦从亡二十年,仗何功力敢贪天。”参见“ 贪天之功 ”。
《國語辭典》:贪天之功(貪天之功)  拼音:tān tiān zhī gōng
将自然成功的事情据为自己的功劳。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后用以指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宋史。卷三四五。刘安世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徼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漢語大詞典》:贪暴(貪暴)
贪婪暴虐。墨子·所染:“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旧唐书·薛登传:“故名胜於利,则小人之道消;利胜於名,则贪暴之风扇。”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郁达夫游记·感伤的行旅》:“所以那些卑污贪暴的军阀委员要人们,大约总已经把人性灭尽了的缘故罢,他们只知道要打仗。”
《國語辭典》:贪生(貪生)  拼音:tān shēng
对生命过于眷恋,而不肯牺牲就死。《淮南子。人间》:「或贪生而反死,或轻死而得生,或徐行而反疾,何以知其然也?」
《韵府拾遗 覃韵》:为贪(为贪)
韩诗外传管仲曰吾与鲍叔分财多自与不以我为贪知吾有亲也刘孝威诗为贪止山水所竞惟逍遥陆游诗幽居有高致多取未为贪
分类:为贪
《國語辭典》:贪婪(貪婪)  拼音:tān lán
贪求无度,不知满足。《楚辞。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漢語大詞典》:贪功(貪功)
贪求事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奚乐山:“主人讶其贪功,笑指一室曰:‘此有六百斤,可任意施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后世以成败论功名,遂以贪功冒进罪之,恐亦非至公之论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哥舒翰 ,武夫也, 高适 为其掌书记。 杜 送 高 诗:‘请君问主将,安用穷荒为?’是固已薄 翰 之贪功邀宠矣。”
《漢語大詞典》:贪饕(貪饕)
(1).贪得无厌。战国策·燕策三:“今 秦 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 汉 王褒 《洞箫赋》:“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懟。” 宋 王安石 《风俗》:“淳朴之风散,则贪饕之行成。”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
(2).贪吃,嘴馋。 唐 元稹 《青云驿》诗:“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擅政纪略:“且性贪饕,善饮啗,尤好噉犬肉。” 清 蒋深 《蝇》诗:“趋热性能惯,贪饕死亦轻。”
《漢語大詞典》:贪利(貪利)
(1).贪求利益。管子·重令:“取与贪利之人,将以此收货聚财。”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苏秦 、 智伯 之智,非不足以辟辱远死也,而所以死者,惑於贪利不止也。” 宋 梅尧臣 《闻进士贩茶》诗:“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林纾 《书〈杜袭喻繁钦语〉后》:“天下有才之士,不犹 吴 妇之綺其衣乎?託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嗜杀,故炫能於乱邦,匪有全者。”
(2).贪图。韩非子·十过:“乃使 荀息 以 垂棘 之璧与 屈产 之乘,赂 虞公 而假道焉。 虞公 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 汉 桓谭 《新论·祛蔽》:“如但贪利长生,多求延寿益年,则惑之不解者也。”
《漢語大詞典》:贪嗔(貪嗔)
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嗔烦恼昏沉,也似睡梦何别。”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欲登彼岸,尽打灭贪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谅不至以一念贪嗔,轻开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