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内阁
封君
青绫
筌蹄
内人
鱼轩
世禄
列鼎
铁券
水路
胄子
繁露
邸第
絺衣
世胄
《國語辭典》:内阁(內閣)  拼音:nèi gé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学士治事之处,下设学士、中书等职。宋。苏轼 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
3.由内阁总理及内阁阁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政策的拟订及推展。参见「内阁制」条。
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國語辭典》:封君  拼音:fēng jūn
旧时子孙贵显,其祖或父受有封典的,称为「封君」。《红楼梦》第四五回:「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也称为「封翁」。
《漢語大詞典》:青绫(青綾)
(1).青色的有花纹的丝织物。古时贵族常用以制被服帷帐。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永无黄葛之嗟,方见青綾之重。” 宋 苏轼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青綾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帛光遶脇。” 宋 徐铉 《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诗:“青綾对覆 蓬壶 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宋 苏轼 《纸帐》诗:“乱文龟壳细相连,惯卧青綾恐未便。” 清 厉鹗 《水龙吟》词:“碧镜春酥,青綾秋梦,紫簫幽怨。”
(2).借指系有青绫绶带的官印。《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市井之夫,紈袴之子,朝输白鏹,夕綰青綾。”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为达某种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参见「荃蹄」条。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筌蹄。」
2.南朝时贵族与士大夫讲经说法时所执拂麈之类的东西。《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
《國語辭典》:内人(內人)  拼音:nèi rén
1.宫人。多指宫中的女官或宫女。《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却说后唐明宗归天,闵帝即位,应有内人,尽令出外嫁人。」
2.旧时泛指妻妾。《礼记。檀弓下》:「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
3.唐称宫妓。唐。张祜 春莺啭诗:「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唐。崔令钦《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
4.称亲近的人。多指同一家族的人。《荀子。法行》:「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
5.称谓。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如:「这是我内人。」也作「内子」。
《漢語大詞典》:鱼轩(魚軒)
(1).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车。用鱼皮为饰。《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 杜预 注:“鱼轩,夫人车,以鱼皮为饰。” 唐 王维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之一:“锦衣餘翟黻,绣轂罢鱼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柴四》:“见綵旂前导,华轂后随,鲜衣花帽,簇拥鱼轩。”
(2).代称夫人。 宋 苏轼 《与李之仪书》之三:“ 叔静 云 端叔 一生坎軻,晚节益牢落,正赖鱼轩贤德,能委曲相顺,适以忘百忧。”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李文靖 端默寡言,堂下花槛頽圮,经岁不问。鱼轩一日语之, 文靖 不答。”
《漢語大詞典》:世禄
古代有世禄之制,贵族世代享有爵禄。书·毕命:“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孔 传:“世有禄位。”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 沆 之子孙皆荣显,至今世禄不絶。”红楼梦第二回:“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一望即知是个世禄之家;而且正在发扬的时候。”
《國語辭典》:列鼎  拼音:liè dǐng
鼎是一种三足两耳,盛菜肴的器具。列鼎形容菜肴极为丰盛,或生活的奢华。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八:「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自别来享重福,列鼎身康健。」
《國語辭典》:铁券(鐵券)  拼音:tiě quàn
古代颁赐功臣之物,以铁制成,形如瓦,为其记功免罪的依据。谈徵。物部。铁券:「汉书高祖记丹书铁契。按:铁券如半破木甑,有四孔,穿绦刻文字于上,陷金是也。此封列侯誓书镌免死及俸禄之数于面。形如瓦,一藏内府,一授本爵。」
《漢語大詞典》:铁契(鐵契)
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为 汉高祖 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 唐 以后不用丹书,而是嵌金,并在券文上刻有免死等特权的文字。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庙。”
《國語辭典》:水路  拼音:shuǐ lù
1.水上通行运输的航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况且一条水路,直到他家,极是容易。」《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这几天水路搭船,到了旱路上,我难道还想坐山轿不成?」
2.用清水扫洒过的街道。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公主出降》:「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系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
《國語辭典》:胄子  拼音:zhòu zǐ
长子,或指卿大夫的子弟。《书经。舜典》:「命汝典乐,教胄子。」汉。孔安国。传:「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后用于指太学生。《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古者设太学,教胄子,虽年谷不登,兵革或动,而俎豆之事不废。」唐。杜甫〈折槛行〉:「青襟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國語辭典》:繁露  拼音:fán lù
1.露水很多。唐。司空曙 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诗:「轩墀湿繁露,琴几拂轻埃。」
2.冕旒前后下垂的玉饰。《逸周书。卷七。王会解》:「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
《國語辭典》:邸第  拼音:dǐ dì
1.古代诸侯王入京朝见天子时,所居住的官邸。也作「邸弟」。
2.王公贵人的住宅。唐。沈佺期 龙池篇:「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宋。钱公辅 义田记:「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
《漢語大詞典》:絺衣
细葛布衣。史记·五帝本纪:“ 尧 乃赐 舜 絺衣,与琴,为筑仓廩,予牛羊。” 张守节 正义:“絺,勑迟反,细葛布衣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九:“絺衣掛萝薜,凉月白纷纷。”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残暑方归篋扇,新凉乍怯絺衣。”
周 代五冕服之一。饰以刺绣的贵族礼服。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孤卿三章者曰絺衣。絺,紩以为绣也。三章者,衣绣粉米,裳绣黼黻,衣裳皆绣,故曰絺衣。”
《國語辭典》:世胄  拼音:shì zhòu
世家的后代。《晋书。卷六八。顾荣等传。史臣曰》:「顾、纪、贺、薛等并南金东箭,世胄高门,委质霸朝,豫闻邦政。」《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