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趺坐  拼音:fū zuò
两脚盘腿打坐。唐。王维〈登辨觉寺〉诗:「软草从趺坐,长松响梵声。」《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风微热,彩云如蒸。」
《漢語大詞典》:趺跏
双足交迭而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老人携 越 绕出屋后,入一土穴中,黝然如漆,正中设一蒲团,使 越 趺跏其上。”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假和尚》:“一日,晨兴,冠毘罗,服紫衣,据大殿之基,趺跏而坐。”参见“ 趺坐 ”。
分類:双足
《漢語大詞典》:趺座
亦作“ 趺坐 ”。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分類:碑刻底座
《國語辭典》:跏趺  拼音:jiā fū
盘足而坐,脚背放在股上。即打坐的坐姿。唐。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國語辭典》:龟趺(龜趺)  拼音:guī fū
刻有龟形的碑台。唐代葬礼,五品以上螭首龟趺。
分類:龟形
《漢語大詞典》:双趺(雙趺)
指两足。 宋 苏轼 《菩萨蛮·咏足》词:“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顾喜 ……双趺不纤妍,人称为 顾大脚 。” 清 赵翼 《观回人绳技》诗:“整暇故出一足翘,盘旋或作双趺结。”
分類:两足
《漢語大詞典》:绛趺(絳趺)
见“ 絳跗 ”。
《漢語大詞典》:绛跗(絳跗)
亦作“ 絳趺 ”。 红色花萼。 晋 束晰 《补亡诗·白华》:“白华絳趺,在陵之陬。”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钓石封苍蘚,芳蹊艳絳跗。”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兰省和韵》:“絳趺朱蕚庭阶盛,愧读兰陔洁养诗。”
分類:红色花萼
《漢語大詞典》:趺跏
双足交迭而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老人携 越 绕出屋后,入一土穴中,黝然如漆,正中设一蒲团,使 越 趺跏其上。”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假和尚》:“一日,晨兴,冠毘罗,服紫衣,据大殿之基,趺跏而坐。”参见“ 趺坐 ”。
分類:双足
《國語辭典》:趺坐  拼音:fū zuò
两脚盘腿打坐。唐。王维〈登辨觉寺〉诗:「软草从趺坐,长松响梵声。」《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风微热,彩云如蒸。」
《漢語大詞典》:僧趺
僧人趺坐。趺坐,佛教修禅者双足交迭而坐。 宋 苏轼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闲履鳧。”
《漢語大詞典》:趺处(趺處)
指过佛教徒的生活。 明 高启 《题方厓师听秋轩》诗:“西涧独趺处,凉飇度虚阁。秋从夜深来,流音满林壑。”
《骈字类编》:花趺
齐书舆服志玉辂银花带衡上金涂博山四和鸾鸟立花趺衔铃所谓鸾鸟立衡也 旧唐书音乐志轩县三鼓承以花趺覆以华盖金唐书车服志制进德冠以赐贵臣玉𤪌制如弁服以 饰梁花趺三品以上加金络五品以上附山云饰又南蛮传乐用龟兹胡部其钲棡铙铎皆覆以䌽盖 以花趺上陈锦绮垂流苏以梁武帝光宅寺金像诏铜初不送何缘乃尔岂不 真相应感独表神奇乎可镌著花趺以为灵志
《國語辭典》:碑趺  拼音:bēi fū
碑的底座。
分類:碑座
《漢語大詞典》:趺座
亦作“ 趺坐 ”。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分類:碑刻底座
《漢語大詞典》:足趺
(1).脚面,脚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跗骨》:“跗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双行缠二》:“ 新罗 绣行缠,足趺如春妍。”
(2).指塑像的底座。 晋 法显 佛国记:“像长八丈,足趺八尺。”
《漢語大詞典》:趺足
盘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 宋 惠洪 《焦山赠僧》诗之二:“倚蒲趺足坐,拥衲盖头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观音二赞》:“年至六十,晏无病苦,趺足而化。”《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先生上帐坐定,趺足捻髯,目视 乐毅 。”
分類:左足右足
《漢語大詞典》:纤趺(纖趺)
指旧时妇女的小脚。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中宵得哀耗,纤趺遽奔驰。”
分類:妇女小脚
《漢語大詞典》:趺居
踞坐;趺坐。 唐 韩愈 《毛颖传》:“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鬚,八窍而趺居。’” 清 赵文哲 《牟珠洞》诗:“像设因自然,趺居城不坏。”
分類:踞坐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