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捘捘
跳动貌。《金瓶梅词话》第八五回:“这两日眼皮儿懒待开,腰肢儿渐渐大,肚腹中捘捘跳。”
《国语辞典》:东奔西跳(东奔西跳)  拼音:dōng bēn xī tiào
形容四处奔跑跳动的样子。如:「公园里有许多小孩在草地上东奔西跳,玩得非常高兴。」
《漢語大詞典》:格愣
形容心骤然跳动。《花城》1981年第6期:“我听了,心格楞一下,信,信!想必是 左彬 所说的‘爆炸性新闻’吧!”
分類:骤然跳动
《漢語大詞典》:趌趌
跳动貌。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割取心掷地,仍趌趌跳数十迴。 懿宗 忍毒如此。” 清 袁枚 新齐谐·某侍郎异梦:“侍郎觉冷气一条,直逼五臟,心趌趌然跳不止,汗如雨下,惶悚不能言。”
《國語辭典》:弹跳(彈跳)  拼音:tán tiào
利用弹力跳起。如:「球从越高的地方落下,也就弹跳得越高。」
《國語辭典》:窜动(竄動)  拼音:cuàn dòng
钻动。如:「每逢阳明山花季,只见游客如织,人影在花丛中窜动。」
分類:激烈跳动
《漢語大詞典》:蹿动(躥動)
奔跑跳动。 古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火舌就像千万条巨大的红蜈蚣,沿着四面的山脊,暴戾地肆意蹿动。”
《漢語大詞典》:扑噜
象声词,形容物体抖动或跳动的声音。例如:岸边的蛤蟆扑噜跳到水里去。
《漢語大詞典》:水漂儿
把小石片等沿水平方向用力投出,石片在水面上连续向前跳动叫做“打水漂儿”
《國語辭典》:手舞足蹈  拼音:shǒu wǔ zú dào
手、脚舞动跳跃。语本《孟子。离娄上》:「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红楼梦》第四一回:「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不禁手舞足蹈,乐得不可收拾。」也作「足蹈手舞」。
《漢語大詞典》:鏩鏩
(1).锐进貌。 汉 扬雄 《太玄·太玄错》:“《鋭》,鏩鏩。” 范望 注:“进无二也。” 明 赵南星 《明吏部尚书孙清简公墓志铭》:“起南文郎中。时南署尚风节,每事必欲鏩鏩为不可犯。”
(2).火焰向上跳动貌。 汉 扬雄 《太玄·上》:“上其纯心,挫厥鏩鏩。” 范望 注:“火性炎上,故曰鏩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