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量子
在微观领域中,某些物理量的转变是以最小的单位跳跃式地进行的,而不是连续的,这个最小的单位叫做量子。
《漢語大詞典》:跳嬉
跳跃戏耍。 阿英 《新年试笔》:“孩子们,因为新年可以使他们生活比平时优裕,束缚减少,游戏的机会加多,也是整夜的跳嬉,等待天色的由暗而明。”
分類:跳跃戏耍
《漢語大詞典》:跳扑(跳撲)
跳跃扑冲。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獜》:“有兽虎爪,厥号曰獜,好自跳扑,鼓甲振奋。” 骆宾基 《幼年》第二章:“ 小三点 也似乎知道是带它出游,撒着欢,向我前胸跳扑。”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跳歌
(1).跳跃歌唱。《文选·左思〈魏都赋〉》“或明发而嬥歌” 张载 注引 三国 魏 何晏 曰:“ 巴 子謳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也。”
(2). 彝 白 等族人民的一种集体性传统歌舞。逢节日喜庆举行,十余人到数百人不等,以笛子、三弦月琴、芦笙等伴奏。跳时围成一圆圈,动作以腿部变化为主,激烈粗犷。边舞边唱对歌。古称蹋歌,也称打歌、跳乐。“阿细跳月”即属“跳歌”的一种。
《国语辞典》:跳窜(跳窜)  拼音:tiào cuàn
走路跳跃的样子。《老残游记》第八回:「遂跳窜跳窜的走过去了,嘴里还喊著:『好走!好走!』」
分类:走路跳跃
《國語辭典》:抃踊(抃踴)  拼音:biàn yǒng
手舞足蹈,拍手跳跃。形容非常高兴快乐的样子。《南史。卷一。宋本纪。武帝》:「百工歌于朝,庶人颂乎野,亿兆抃踊,倾伫惟新。」
分類:拍手跳跃
《漢語大詞典》:赌跳(賭跳)
以跳跃的高低比赛胜负。南齐书·高帝纪上:“又於 蛮冈 赌跳。际夕乃还 仁寿殿 东阿毡屋中寝。”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帝自山陵之后,即与左右微服游走市里,好於 世宗 崇安陵 隧中掷涂、赌跳。” 胡三省 注:“跳,跃也;赌跳者,以跳跃高出者为胜。”
《漢語大詞典》:朴握
亦作“ 朴渥 ”。 兔子跳跃貌。借指兔子。 宋 苏轼 《游径山》:“寒窗暖足来朴握,夜鉢呪水降蜿蜒。” 宋 范成大 《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饮溪有跡於菟过,掠草如飞朴渥翻。”《剪灯馀话·听经猿记》:“师方鼾睡,朴握暖足,伊尼卫床。”
分類:兔子跳跃
《漢語大詞典》:跨跃(跨躍)
(1).跨腾跳跃。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十五:“舆马相跨跃,宾从共矜骄。”
(2).超越,跳过。《花城》1981年第5期:“我答应她,跨跃理想破灭后的颓丧,去开创新生活。”
《漢語大詞典》:矫躩(矯躩)
飞腾跳跃。 唐 杜牧 《大雨行》:“錚栈雷车轴辙壮,矫躩蛟龙爪尾长。”
分類:飞腾跳跃
《漢語大詞典》:跣跳
赤脚跳跃。 唐 刘禹锡 《儆舟》:“至乎淹簀濡荐,方卒愕传呼,跣跳登墟,仅以身脱。”
分類:赤脚跳跃
《漢語大詞典》:踃馺
跳舞的节奏;跳跃。 明 汤显祖 《寄宣城梅禹金》诗:“去夏缅成陈,兹春又徂腊。意态颇蝉连,年华大踃馺。”
《國語辭典》:跳大神  拼音:tiào dà shén
一种祈福保平安的仪式。民间遇有凶灾,举行禳祈、斋醮的法会,请道士、乩童等,藉言鬼神附身,起舞念咒,以祛邪避凶,消灾解厄。
《漢語大詞典》:腾纵(騰縱)
腾跃,向上跳跃。 明 袁宗道 《上方山一》:“自汲井中,以身为瓮,虽復腾纵,不能出栏。”
《国语辞典》:飞腿(飞腿)  拼音:fēi tuǐ
一种跳跃动作。腿如飞跃而出,故称为「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