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71,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余学夔(字 一夔 号 北轩 )
蒋昂(字 士昂 号 竹轩 )
花润生(字 蕴玉 号 介轩、紫云老人 )
胡濙(字 源洁 号 洁庵、芝轩 忠安 )
王钰(字 孟坚 号 葵轩 )
翟宏(字 宏道 号 钝轩 )
尹绍宗(号 桐轩 )
冯善(字 泽贤 号 戒轩 )
古朴(字 文质 号 素轩 )
陈镒(字 有戒 号 柏轩 僖敏、僖敏有介庵集 )
张思安(字 克让 号 介轩 )
林文(字 恒简 号 澹轩 襄敏、襄敏有澹轩集 )
释道成(字 鹫峰 号 雪轩 )
梁楘(字 叔车 号 松轩 )
其它辞典(续上)
陈琏(字 廷器 号 琴轩 )余学夔(字 一夔 号 北轩 )
蒋昂(字 士昂 号 竹轩 )
花润生(字 蕴玉 号 介轩、紫云老人 )
胡濙(字 源洁 号 洁庵、芝轩 忠安 )
王钰(字 孟坚 号 葵轩 )
翟宏(字 宏道 号 钝轩 )
尹绍宗(号 桐轩 )
冯善(字 泽贤 号 戒轩 )
古朴(字 文质 号 素轩 )
陈镒(字 有戒 号 柏轩 僖敏、僖敏有介庵集 )
张思安(字 克让 号 介轩 )
林文(字 恒简 号 澹轩 襄敏、襄敏有澹轩集 )
释道成(字 鹫峰 号 雪轩 )
梁楘(字 叔车 号 松轩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54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全粤诗·卷七一
陈琏(一三七〇 — 一四五四),字廷器,号琴轩。东莞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举人,选授广西桂林府学教授。惠帝建文三年(一四〇一),秩满迁国子监助教。成祖永乐元年(一四〇三),廷臣荐琏有治才,召试列优等,擢知许州。三年,改知滁州。七年,擢扬州知府,仍掌滁州事。复擢四川按察使。宣宗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召还,改任南京通政使,掌国子监事。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调升南京礼部左侍郎。六年,致仕。历仕五朝,卒年八十五。琏官滁州时,均徭役,时征敛,禁奸戢暴,滁人感其德,并欧阳修、王禹偁而祀之,称三贤祠。有《琴轩集》三十卷、《归田稿》若干卷等。事见明罗亨信撰行状,明戴璟修嘉靖十四年刻本《广东通志初稿》卷一二、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四有传。陈琏诗,《归田稿》已佚,《琴轩集》明刻本二种(正统六年初刊本、万历四十五年重刊本)亦已佚;今以香港学海书楼所藏(孤本)清康熙六十年万卷堂陈氏后人重刊本为底本(简称康熙本),该刊本前十二卷为诗。参校民国十八年东莞陈伯陶聚德堂刊本《琴轩集》十卷本(简称民国本,为康熙本之简编本,前三卷为诗)、清温汝能嘉庆十八年刊本《粤东诗海》、民国张其淦民国十三年刊本《东莞诗录》等选本。所辑佚诗,参考《莞水丛书·琴轩集》附杨宝霖辑佚部分,校以原版,并他本辑得者,另作一卷附后。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琏字廷器,东莞人。洪武丁卯举人,除桂林教授,迁国子助教。永乐初,知许州,改滁州。寻以扬州知府摄州事,擢四川按察使,入为南通政使,掌国子监事,终礼部侍郎。有琴轩稿》三十卷。 《抑庵集》:陈公文词典重,人爱之如拱璧。 梁崇善《广东诗粹》:黄才伯云:「琴轩当永乐初,铺张朝廷盛德,为《平安南》、《巡狩》、《平羌》三颂,及《铙歌鼓吹曲》十二首以献,文皇览之,大加称异,以滁州守超擢西蜀宪使。文人遇主之隆,论者以比相如奏赋,殆有过之云。」 屈大均《广东新语》:明兴,东莞有凤台、南园二诗社,其诗颇得源流之正。琴轩陈公尝录自宋、元以至国初,为《保安诗录》。 田按:侍郎诗,词格俱精,天然秀拔。)
人物简介
维基
余学夔(1372年—1444年),字一夔,号北轩,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年),余学夔中式甲申科二甲第十四名进士,授庶吉士。明成祖命解缙选士,其从进士中余学夔直入文渊阁。永乐十三年,升为翰林院检讨,后升为翰林院侍读,参与修撰《永乐大典》。宣德元年,主应天试。宣德二年(1427年)乞休归。正统九年(1444年)卒,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简介
蒋昂(1373-1445),字士昂,号竹轩。江阴人,永乐甲辰乡贡生,职吏部文选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邵武人,字蕴玉,自号介轩,又号紫云老人。永乐二年进士,任古田知县,有政声,擢提学佥事。工诗文,有《介轩集》。维基
花润生,字蕴玉,号介轩,福建邵武人。进士。永乐二年,其中进士二甲第九十一名。初为古田县令,有政绩,后升任提学佥事。善于诗文,存有《介轩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1463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源洁,号洁庵。建文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永乐五年,奉命以访仙为名,遍行天下州郡乡邑,查访建文帝踪迹,历时十七年,擢礼部左侍郎。宣德时进尚书。景泰初,进太子太傅。英宗复辟,以老致仕。卒谥忠安。有《芝轩集》。维基
胡濙(1375年—1463年),字源洁,号芝轩,直隶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建文庚辰进士,五十馀年间,历仕六朝,累官至礼部尚书。精研医学,有《芝轩集》等。谥忠安。建文、永乐年间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建文四年(1402年)十月初四日为兵科右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年),迁户科都给事中。建文帝生死不明,一说削发为僧外逃。成祖派遣胡濙以行医名义,四处查访其下落,永乐十四年(1416年)还,擢礼部左侍郎。永乐十六年(1418年)六月,成祖又遣礼部左侍郎胡濙巡江浙,临行前,皇帝告诉他:“人言东宫多失德”,胡濙暗中调查结果认为并无此事,“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永乐二十一年,胡濙似乎已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史载:“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洪熙、宣德年间仁宗即位,召胡濙为行在礼部侍郎。宣德元年(1426年)四月,胡濙进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诸暨人。永乐十年进士,官翰林编修,以疾致仕。正统间起为按察佥事,提督学政。为人践履笃实,文学优美,所至士心悦服。维基
王钰(1383年—?),字孟坚,号葵轩。浙江诸暨人,探花。永乐九年(1411年),乡试中举。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第三名,殿试又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升任修撰。宣德元年,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之后参与修撰《明实录》,因病归乡。宣德十年,经礼部尚书胡濙举荐,出任宣德十一年的会试同考官。正统元年,又经杨士奇举荐,出任江西按察佥事,提督学政。两年后引退致仕。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翟宏,字宏道,号钝轩,无锡人。永乐中举明经,官为宁府教授。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号桐轩。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冯善,字泽贤,号戒轩,明初无锡人。永乐中举明经,宣德元年(1426)任无锡县学训导,后调崇明望江教谕。著有《戒轩集》、《望江志》、《家礼易览》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8 【介绍】: 明河南陈州人,字文质,号素轩。洪武间以太学生清理郡县田赋图籍,授工部主事,累迁郎中,建文三年擢兵部侍郎,永乐八年为户部尚书。在朝三十年,确然有守,不通干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9—145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有戒,号柏轩。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英宗即位,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赴任途中见饥民流移就食,因疏请免赋役。正统二年,巡延绥、宁夏边,修荒政。内调。七年复出镇陕西,九年春进右都御史,镇守如故。时瓦刺渐强,镒请严为之备。景帝监国,以于谦荐,抚京畿。旋召还,进左都御史。景泰二年,陕西饥,军民谣云:“愿得陈公活我”。乃第三次出镇陕西。次年召还,与王文并掌都察院。卒谥僖敏。有《介庵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壬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镒字有戒,吴人。永乐壬辰进士,除监察御史。历湖广、山东、浙江按察副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兼督宁夏、延安、绥德边备。进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 (田按:僖敏镇陕西,有成惠,陕人呼为「黑髯翁」。闽中陈泰挽公诗云「关西民仰黑髯公」,纪其事也。)维基
陈镒(1389年—1456年),字有戒,号柏轩,南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永乐十年(1412年)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授监察御史,迁湖广副使,历改山东、浙江。明英宗即位当年,升任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正统二年(1437年),受命巡视延绥、宁夏边境。正统九年,进右都御史。在西北劳顿多年。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也先俘获,陈镒经于谦推荐,出抚畿内。北京保卫战得胜后,晋左都御史。景泰三年春,召还,加太子太保,与王文共掌都察院。次年因病致仕。卒赠太保,谥僖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思安,字克让,号介轩,无锡人,明永乐进士。任陕西按察使佥事。维基
张思安(1390年—?),字克让,直隶常州府无锡县在城西南隅第三图人。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六十六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七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三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1476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恒简,号澹轩。宣德五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谥襄敏。有《澹轩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恒简,莆田人。宣德庚戌赐进士第三人,累官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赠礼部右侍郎谥襄敏有澹轩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文字恒简,莆田人。宣德庚戌第三人及第,授编修。正统初,进修撰。景泰中,进春坊谕德兼侍讲,再进庶子。英宗复辟,改尚宝司卿,拜学士。成化初,进太常寺少卿,仍兼学士。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有《澹轩稿》。 (田按:澹轩诗格清远,有翛然出尘之致。)维基
林文(1389年—1476年),字恒简,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宣德庚戌探花。宪宗初,官至侍读学士。林文是永乐四年状元林环的门生。宣德元年(1426年)乡试中举。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初年,参与编撰《宣宗实录》,后升翰林院修撰,并在随后两次出任会试正考官。景泰三年(1452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景泰四年(1453年)修《历代君鉴》,后升至左庶子兼侍讲。天顺八年(1464年),明宪宗即位,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一个月后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成。字鹫峰。别号雪轩。居蓟北之云州。出家受具戒。结三人为友。云游至山东之青州。居士窑中。刻苦究参。胁不沾席者。三逾寒暑。一日忽见一老人自外而来。仪貌甚古。谓师曰。汝三人。苦学如此。他日必作法门梁栋。言已忽不见。繇是愈厉精苦。久之。闻济南秋江洁公。大弘曹洞宗旨。遂往见之。洁问何处来。师曰。青州。曰。带得青州布衫来否。师曰。呈似和尚了也。曰。如何是布衫下事。师曰。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洁肯之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护持。他曰弘吾道。惜吾不及见矣。后出世住莱州大泽山。每说法。听者千馀人。洪武壬戌。诏。天下设僧司。拣名德以居之。师首膺其选。授青州都纲。高皇帝闻其贤。召为僧录司右讲经。命考试天下僧人。称旨。赐金襕衣。命住持天界。恳辞。上不允。赐诗留之。及太宗文皇帝嗣位。命师宣谕日本陛辞。赐金钵锡杖等物。既至。宣示朝廷恩威。阐扬佛祖宗旨。自其国王而下。莫不俯伏向化。明年师还。而国人入贡。称谢者即至上大悦。升师左善世。复率天下僧于钟山。修设大会。师承旨说法。听者数万人。是日有瑞应。上闻之悦。御制感应诗三章。赐师。累赐金帛。作大毗卢阁于寺后。皇上北狩。数师入觐。赐赉甚厚。仁宗在春宫时。有忌师之宠者。搆词间之。及御极。遂谪师海南。宣宗嗣位。首遣官召师还京。且敕礼部左善世。到须别见。师至。入见便殿。慰劳甚至赐䌽段若干疋。钞万缗。仍命掌僧录司事。无何入疏。乞归南京天界之西庵以终老。上从之。赐白金楮币。及[镰-兼+(畏-田+廿)]金佛。敕兵部给驿舟。命中官护送。逾三岁。辛亥十二月八日。微疾端坐而逝。阇维。得坚固子无算于灰烬中。上遣官谕祭赐塔所。师身长七尺。广颡丰颐。脩然出人之表。历事四朝。五十馀年。三坐道场。四会说法。有语录。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叔车,号松轩。梁潜子。正统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善决冤狱。进广西右布政使,以信义治政,吏民服悦。终官浙江左布政使。卒年七十。维基
梁楘(1392年—1461年),字叔车,号松轩,江西泰和人,进士出身。右春坊右赞善梁潜之子。正统元年(1436年)登丙辰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善辨冤狱。后经举荐任广西副使,进布政使。当时常有将士杀良民报功,梁楘则命令其主帅,生致难民一人,则准功一级,因此获救百姓无数。其还致力于解决当地民族冲突。官至浙江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