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轻举(輕舉)  拼音:qīng jǔ
1.举止浮躁,随意行事。《韩非子。难四》:「明君不悬怒,悬怒则臣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金史。卷一○八。胥鼎传》:「特畏吾威力,不能窥其虚实,故未敢轻举。」
2.登仙、归隐。汉。王充《论衡。道虚》:「且凡能轻举入云中者,饮食与人殊之故也。」《汉书。卷四十。张良传》:「乃学道,欲轻举。」
《漢語大詞典》:轻举绝俗(輕舉絶俗)
犹言避世隐居。《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絶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分類:避世隐居
《國語辭典》:轻举妄动(輕舉妄動)  拼音:qīng jǔ wàng dòng
行为不慎,举止轻浮。《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镜花缘》第八十四回:「真是轻举妄动,乱闹一阵了!」
《漢語大詞典》:轻举远游(輕舉遠游)
犹言避世隐遁。语本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王逸 注:“高翔避世,求道真也。”《参同契》卷上:“服食三载,轻举远游。”亦作“ 轻举远游 ”。晋书·挚虞传:“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陈处世不遇之难,遂弃彝伦,轻举远游,以极常人罔惑之情。”
分類:避世隐遁
《漢語大詞典》:暂举(蹔舉)
犹轻举。 晋 江统 《徙戎论》:“若惮蹔举之小劳而忘永逸之弘策,惜日月之烦苦而遗累世之寇敌,非所谓能开物成务,创业垂统,崇基拓迹,谋及子孙者也。”
分類:轻举
《國語辭典》:轻身(輕身)  拼音:qīng shēn
1.降低身分。《孟子。梁惠王下》:「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说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
2.单身不多携带物件。《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朱温既得招讨副使,潜地遣霍存轻身入长安城里,招诱那尚让。」《儒林外史》第八回:「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如今也将来交与世兄,我轻身更好逃窜了。」
3.使身体轻盈。《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國語辭典》:仙仙(僊僊)  拼音:xiān xiān
1.舞动的样子。《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2.飘逸脱俗的样子。《庄子。在宥》:「意,毒哉,仙仙乎归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红线下世,毒哉仙仙。」
《漢語大詞典》:赓飏(賡颺)
亦作“ 賡扬 ”。 谓飞扬轻举连续而歌。《平山冷燕》第二回:“但天子至尊,九重穆穆,即《国风》居三百之首,然絶不敢入于《雅》《颂》者,賡扬固自有体也。”清史稿·乐志四:“险闢 蚕丛 归指掌,决胜庙謨长。凯声竞奏,《喜起》賡颺。”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本史也,而载賡颺之词,其流为。”
《國語辭典》:缥缥(縹縹)  拼音:piǎo piǎo
轻举的样子。《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凤缥缥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
分類:轻举
《國語辭典》:纵体(縱體)  拼音:zòng tǐ
1.跳舞时身体轻举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纷纵体而迅赴,若惊鹤之群罢。」《文选。曹植。洛神赋》:「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2.放纵身体,行为不检。汉。荀悦《前汉纪。卷二八。孝哀皇帝纪》:「是以君子以道折中,不肆心则不纵体焉,惟义而后已。」
《國語辭典》:飘飘然(飄飄然)  拼音:piāo piāo rán
1.形容人潇洒飘逸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轻飘飘,宛如浮在空中。形容人陶醉得意的样子。如:「老闆才誇你几句,你就飘飘然起来啦!」
《漢語大詞典》:票然
轻举貌。《汉书·礼乐志》:“票然逝,旗逶蛇。” 颜师古 注:“票然,轻举意也。”《宋史·乐志十二》:“灵有嘉兮,降福孔皆。票然逝兮,我心孔怀。”
分類:轻举
《漢語大詞典》:翘遥(翹遥)
轻举貌。
分類:轻举
大身轻举远到
【三藏法数】
大身轻举远到者,谓如来广大之身,飞行轻举,无远不到,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能以满大千世界之身,轻举飞空,过于二十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而无障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