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0,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辛亥
辛未
辛夷
悲辛
辛酸
辛盘
上辛
高辛
五辛
甘辛
庚辛
辛劳
苏辛
商辛
中辛
《漢語大詞典》:辛亥
六十甲子的第四十八位。例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分類:六十甲子
《漢語大詞典》:辛未
六十甲子第八位。例如:辛未三月念六夜。——·林觉民《与妻书》
《國語辭典》:辛夷  拼音:xīn yí
植物名。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叶倒卵形,互生,叶脉上有茸毛。初春时,花先叶而开,花被片九至十二枚,外轮三枚萼片状,较小,花大如莲,内白外紫,香味浓郁。可供观赏,花蕾可入药,对头痛、疮毒、肥厚性鼻炎有疗效。也称为「木笔」、「紫玉兰」、「木莲」、「新夷」。
《國語辭典》:悲辛  拼音:bēi xīn
悲苦辛酸。南朝宋。鲍照〈野鹅赋〉:「舍水泽之驩逸,对钟鼓之悲辛。」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分類:悲伤辛酸
《國語辭典》:辛酸  拼音:xīn suān
悲伤痛苦。如:「满怀辛酸」。《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也作「辛楚」。
《國語辭典》:辛盘(辛盤)  拼音:xīn pán
元旦时以葱、韭、蒜、蓼、蒿、芥杂和的食品,取其迎新意思。见晋。周处《风土记》。也称为「五辛盘」。
《漢語大詞典》:五辛盘(五辛盤)
即五辛菜。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鍊形。”注:“五辛所以发五臟气。” 南朝 梁 庾肩吾 《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唐 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餳。” 清 方文 《雨后赴韩元长之招途中有作》诗:“遥指层楼今夜月,先判一醉五辛盘。”参见“ 五辛菜 ”。
《漢語大詞典》:上辛
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 范宁 注:“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洁莫先也。”史记·乐书:“ 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孟春上辛祈穀,祀 昊天上帝 ,是日祀感生帝,皆於南郊。”
《漢語大詞典》:高辛
帝喾 初受封于 辛 ,后即帝位,号 高辛氏 。《楚辞·离骚》:“凤皇既受詒兮,恐 高辛 之先我。”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輦路归来闻好语,共惊 尧 顙类 高辛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漢語大詞典》:五辛
(1).五种辛味的蔬菜,也称五荤。佛教僧侣按戒律不许吃五辛。翻译名义集·什物:“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薑芥是也;是荤復是辛,五辛是也。《梵纲》云:不得食五辛。言五辛者,一葱,二薤、三韮,四蒜,五兴蕖。” 清 赵翼 《素食歌》:“古人斋食但忌荤,所谓荤者乃五辛,后人误以指腥血,葱薤羊豕遂不分。” 白炎 《游仙》诗:“六甲灵飞驱虎豹,五辛珍脯擘麒麟。”
(2).指五辛菜。 唐 薛能 《除夜作》诗:“茜斾犹双节,雕盘又五辛。” 清 孙枝蔚 《除夕和东坡韵·餽岁》:“一岁忽已周,五辛贵相佐。”参见“ 五辛菜 ”。
《漢語大詞典》:五辛菜
用葱、蒜、韭、蓼蒿、芥五种辛物做成的菜肴。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於是下五辛菜、胶牙糖,各进一鸡子。”原注:“ 周处 《风土记》云:‘正旦,当生吞鷄子一枚,谓之鍊形。又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五辛菜:“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分類:菜肴
《漢語大詞典》:甘辛
甜而微辣。多指酒味醇正。 唐 白居易 《咏家酝》:“瓮揭开时香酷烈,缾封贮后味甘辛。” 明 夏完淳 《湘巫赋》:“平甘辛之五齐兮,舞侁侁兮朱颜酡。”
分類:酒味醇正
《国语辞典》:庚辛  拼音:gēng xīn
1.西北方。《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风从西北来,必以庚辛。」
2.神话传说中主杀的鬼神。《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秋,日庚辛,主杀。」汉。王充《论衡。订鬼》:「故病人且死,杀鬼之至者,庚辛之神也。」
《國語辭典》:辛劳(辛勞)  拼音:xīn láo
辛苦劳累。如:「他们辛劳的工作,终于有了代价。」
《漢語大詞典》:苏辛(蘇辛)
(1).指 汉 苏建 、 苏武 及 辛武贤 、 辛庆忌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 杜陵 苏建 、 苏武 …… 狄道 辛武贤 、 庆忌 ,皆以勇武显闻。 苏 辛 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
(2). 宋 苏轼 与 辛弃疾 的并称。 清 周济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苏 辛 并称: 东坡 天趣独到处,殆成絶诣…… 稼轩 则沉著痛快,有辙可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苏 辛 并称,然两人絶不相似:魄力之大, 苏 不如 辛 ;气体之高, 辛 不逮 苏 远矣。”
《漢語大詞典》:商辛
即 商 纣王 ,名 受 ,号 帝辛 。韩非子·难四:“ 商辛 用 费仲 而灭。” 宋 王禹偁 《仲尼为素王赋》:“ 商辛 、 夏癸 兮号独夫,又安得比于儒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 宋 之亡,非有 商辛 流毒,为白旄黄鉞之招也。”
《骈字类编》:中辛
宋 崔敦诗 六州 商秋吉,嘉会协中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