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遣戍  拼音:qiǎn shù
放逐犯人至边境戍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漢語大詞典》:边村(邊村)
边地村庄。 唐 王维 《凉州郊外游望》诗:“野老纔三户,边村少四邻。”
分類:边地村庄
《漢語大詞典》:雄边(雄邊)
(1).称雄边地。汉书·叙传上:“值 汉 初定,与民无禁,当 孝惠 、 高后 时,以财雄边。”新唐书·史敬奉传:“﹝ 敬奉 ﹞与 凤翔 将 野诗良辅 及 郝玼 者皆以名雄边。”
(2).地势险要的边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任邱大僚:“一时大僚,同事一方,拓雄边,开制府,接武公孤。” 清 吴伟业 《过东平故垒》诗:“重镇铜龙第,雄边珠虎牌。”
《漢語大詞典》:边书(邊書)
寄自边地的书信。《魏书·源怀传》:“今之所矜者,正以南黔企德,边书继至,殄悴之氓,理须救接。”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边书静,烽烟息。通軺传,销锋鏑。”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 闽 南自昔无征鴈,莫悵边书不肯来。”
分類:边地书信
《漢語大詞典》:河壖
亦作“ 河堧 ”。 河边地。史记·河渠书:“五千顷故尽 河 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谓缘 河 边地也。”汉书·沟洫志作“河堧”。 颜师古 注:“谓 河 岸以下,缘 河 边地素不耕垦者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八:“古堰对 河 壖,长林出 淇 口。”清史稿·食货志一:“凡隙地及水衝沙杂,与田不及亩者,及边省山麓河壖旷土,均永远免科。”
《漢語大詞典》:边情(邊情)
(1).边地的民心人情。宋书·刘道产传:“前者兵寇攻逼,边情波骇。” 宋 刘克庄 《挽黄岩赵郎中》诗之一:“讣传 淮甸 边情惜,路出 萧山 巷祭多。”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而能下协边情,上符睿算。”
(2).边人的思乡之情。 南朝 陈后主 《陇头水》诗之一:“登山一回顾,幽咽动边情。” 唐 朱湾 《寒城晚角》诗:“羇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3).边境的形势、情况。 宋 刘克庄 《北来人》诗:“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吴环洲》:“辱示边情,一一领悉。”
《漢語大詞典》:边笳(邊笳)
亦作“ 边加 ”。 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边地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南朝 宋 鲍照 《王昭君》诗:“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唐 马戴 《边馆逢贺秀才》诗:“不堪吟断边笳晓,叶落东西客又分。”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二折:“牧马边笳,刁斗军中夜。”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綺阁低迷空昔梦,边加凄切咽新愁。”
《國語辭典》:边客(邊客)  拼音:biān kè
到边疆做买卖的人。如:「每年来往的边客很多,都在此地投宿。」
分類:旅居边地
《漢語大詞典》:江壖
江边地。 唐 陶翰 《赠房侍御》诗:“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 潘将军 ﹞常乘舟射利,因泊江壖。” 明 唐顺之 《常熟县二烈祠记》:“其夫以覊旅浮寄江壖,非有可以豫藉之势,环而指者皆兇人之党也。” 清 王晫 今世说·捷悟:“ 胡 出已暮,至江壖,适有人跣足立星露中。”
分類:江边边地
《漢語大詞典》:瓜戍
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原指瓜熟时往边地戍守,后用以称官吏赴任。 唐 薛能 《彭门解嘲》诗之二:“ 秦 客莫嘲瓜戍远,水风瀟洒是 彭城 。”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表》:“憩棠阴而听讼,期无坠於家声。及瓜戍而代归,尚少酬於君赐。” 宋 戴埴 鼠璞·瓜戍:“今人到官,贺谢语必言‘瓜戍’。”参见“ 瓜代 ”。
《國語辭典》:瓜代  拼音:guā dài
本指瓜熟时赴戍,来年瓜熟时再派人接替。语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后比喻工作期满,换人接替。《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这时适逢瓜代回国,到京覆命。」
《漢語大詞典》:边落(邊落)
边地村落。泛指边境地区。 宋 苏轼 《答曾子宣书》之二:“自公之西,有识日望詔还,岂独契爱之末,边落寧肃,公岂久外哉?”
《漢語大詞典》:边候(邊候)
(1).边吏;边守。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 出走,边候得之, 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 王先慎 集解:“候,吏也。《吴越春秋》作‘关吏欲执之’。”《陈书·高祖纪上》:“三山 獠 洞,八角 蛮 陬,逖矣水寓之乡,悠哉火山之国, 马援 之所不届, 陶璜 之所未开,莫不惧我王灵,争朝边候。”
(2).古代边境上伺望侦察的土堡,哨所。《南齐书·孔稚珪传》:“ 建元 之初,胡尘犯塞, 永明 之始,復结通和,十餘年间,边候且息。” 唐 长孙佐辅 《陇西行》:“早晚边候空,归来养羸卒。” 宋 张方平 《河北都转运使工部郎中张昷之可兵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三司户部副使》:“今边候多警,戎车未脱,凡物才之充屈,生齿之耗登。”
(3).边境的侦察人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毘娑罗王 野处 寒林 ,整集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
(4).边地的时令节气。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
《漢語大詞典》:边要(邊要)
(1).边防要地。北齐书·高隆之传:“ 隆之 表请自非实在边要,见有兵马者,悉皆断之。” 宋 范仲淹 《龙图阁直学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君在 南海 ,予方经略 陕西 ,尝荐君可仕边要,朝廷纔有 涇州 之命。” 清 黄景仁 《金缕曲·送杨才叔试令甘肃》词:“ 长城 尽处 河 流绕,更经心、 洮 、 湟 、 关 、 陇 ,几重边要。”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固我边要,永绥南荒。”
(2).边地要职。 宋 曾肇 《南京谢上表》:“以儒懦而辞将符,以亲嫌而避边要。” 宋 王圭 《宋元宪公庠神道碑》:“又武臣,用恩幸者多得任边要,而孤寒者常在东南,至老无恩泽。”
(3).边地要事。 唐 苏颋 《命吕休璟等北伐制》:“ 北庭 副都护 郭虔瓘 、 安处哲 等,怀才抱器,蓄鋭俟时,惯习军容,备知边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天子以为封疆大臣,宜留心边要,朝廷事非所宜言。”
《漢語大詞典》:军镇(軍鎮)
指镇守边地的驻军。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诸军镇,每五百人置押官一人,千人置子总管一人,五千人置总管一人。” 唐 白居易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漢語大詞典》:边守(邊守)
(1).边地的太守。《后汉书·庞参传》:“昔 孝文皇帝 悟 冯唐 之言,而赦 魏尚 之罪,使为边守, 匈奴 不敢南向。”
(2).犹边境。三国志·魏志·刘馥传:“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 宋 王圭 《抚问鄜延环庆路沿边臣僚口宣》:“卿等远临边守,具飭兵防。”
(3).边防。晋书·阮种传:“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明史·兵志三:“巡抚 于谦 言:‘每岁九月至二月,水冷草枯,敌骑出没,乘障卒宜多。若三月至八月,边守自足。乞将两班军,每岁一班,如期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