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寇边(寇邊)
侵犯边境。后汉书·西羌传序:“及 武乙 暴虐, 犬戎 寇边, 周 古公 踰 梁山 而避于 岐下 。”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道光 壬寅, 英吉利 寇边,议和未定,有 英国 兵船遭风泊 臺湾 ,巡道 姚莹 要杀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本来, 吐蕃 寇边是常事, 唐 守边兵把它赶走也是常事。”
《漢語大詞典》:雪海
(1). 唐 代西北边境地名。故址在前 苏联 境内,距 伊塞克湖 不到百里。 唐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 雪海 涌,三军大呼 阴山 动。” 陈铁民 等校注:“《西突厥史料》谓应指 乏驛岭 上诸小湖。”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出 安西 西北千里所,得 勃达岭 ……北三日行度 雪海 ,春夏常雨雪。”
(2).广阔深厚的积雪。 宋 陆游 《雪中登云泉上方》诗:“滃滃云堆上,茫茫雪海中。”
(3).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清 陈岸亭 《忆梅》诗:“相思雪海应同涨,一笛江城忍便吹。”
(4).白色海涛。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国语辞典》:松岭(松岭)  拼音:sōng lǐng
山名。在内蒙古、河北、辽宁边境,其脉起于阴山,斜贯河北省北部、内蒙古东南部,入辽宁,尽于辽河西岸。
《漢語大詞典》:南徼
(1).南方边陲;南部边界。 唐 宋之问 《入泷江》诗:“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新唐书·天文志一:“ 江 源自南纪之首,循 梁州 南徼达 华阳 ,而与地络相会。”
(2).指代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或附属国。 汉 马融 《广成颂》:“南徼因九译而致贡,朔狄属象胥而来同。”
《國語辭典》:北鄙  拼音:běi bǐ
北方边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以报孝伯之师也。」比喻偏远的地区。唐。贾岛 酬厉玄诗:「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
《國語辭典》:略地  拼音:lüè dì
1.巡视边境。《左传。隐公五年》:「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
2.攻占土地。《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
《漢語大詞典》:东极(東極)
(1).东方边际;东方极远之处。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 竪亥步 ,自东极至於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 晋 左思 《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经 扶桑 之中林,包 汤谷 之滂沛。” 唐 陆龟蒙 《和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老思东极旧巖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2).指 中国 东部边境。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 泰山 ,周览东极。”《魏书·百济传》:“今中夏平一,宇内无虞,每欲陵威东极,悬旌域表。”
(3).指 东海 。亦泛指东方大海。 唐 杜甫 《长江》诗之二:“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仇兆鳌 注:“东极,指 东海 。”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 沃焦 。”
《漢語大詞典》:西蕃
(1).特指 吐蕃 。 唐 高适 《贺哥舒大夫破九曲》诗:“遥传副丞相,昨日破 西蕃 。”
(2).亦作“ 西藩 ”、“ 西番 ”。我国古代对 西域 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晋书·桓伊传:“臣过蒙殊宠,受任西藩。”南齐书·周盘龙传:“师不淹晨,西蕃剋定。”北史·西域传序:“ 煬帝 时,乃遣侍御史 韦节 、司隶从事 杜行满 使於西藩诸国。”明史·西域传二·西番诸卫:“西番即西 羌 ,族种最多,自 陕西 歷 四川 、 云南 西徼外皆是。”
(3).指 印度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杀青:“ 西蕃 用贝树造成纸叶, 中华 又疑以贝叶书经典。”
(4).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
(5).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
《漢語大詞典》:蕃兵
宋 代在边境地区招募少数民族组成的边境守军。蕃,通“ 番 ”。宋史·兵志五:“蕃兵者,具籍塞下内属诸部落,团结以为藩篱之兵也。”
《漢語大詞典》:乘边(乘邊)
防守边境。汉书·韩安国传:“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 颜师古 注:“乘,登也,登其城而备守也。”新唐书·解琬传:“前后乘边积二十年…… 华 虏安之。” 宋 王安石 《省兵》诗:“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
《國語辭典》:边警(邊警)  拼音:biān jǐng
边境遭敌人入侵的警讯。《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明史。卷一七○。于谦列传》:「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
分類:边境警报
《漢語大詞典》:窥边(窺邊,闚邊)
窥伺边境。 陈去病 《少年行·张绥道上作》:“即今车书久同一,奚事窥边犹未絶。”
闚邊: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魏书·元澄传:“ 澄 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闚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严,詔不从。”
《漢語大詞典》:边任(邊任)
边境地区的官职。晋书·胡毋辅之传:“父 原 ,练习兵马, 山涛 称其才堪边任。”旧唐书·娄师德传:“自专综边任,前后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梅高报母:“狱上,有旨, 能 降四级,调除边任。”
《國語辭典》:南垂  拼音:nán chuí
南方边陲之地。《后汉书。卷五七。栾巴传》:「以郡处南垂,不闲典训,为吏人定婚姻丧纪之礼,兴立学校,以奖进之。」
分類:南方边境
《漢語大詞典》:边情(邊情)
(1).边地的民心人情。宋书·刘道产传:“前者兵寇攻逼,边情波骇。” 宋 刘克庄 《挽黄岩赵郎中》诗之一:“讣传 淮甸 边情惜,路出 萧山 巷祭多。”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而能下协边情,上符睿算。”
(2).边人的思乡之情。 南朝 陈后主 《陇头水》诗之一:“登山一回顾,幽咽动边情。” 唐 朱湾 《寒城晚角》诗:“羇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3).边境的形势、情况。 宋 刘克庄 《北来人》诗:“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吴环洲》:“辱示边情,一一领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