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过极(過極)
过了头;到了极顶。 元 许衡 读易私言:“《坎》《兑》险,説至於过极,皆凶之道也。”
分類:过极过了
《漢語大詞典》:逾刻
过了一刻时间。古用铜漏刻度计时。 唐 高彦休 《高阙史·韦氏子》:“逾刻,烛尽及期,歘欲逼之,纷然而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雹神:“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额都司》:“随闻屋上逢逢,逾刻方息。”
《漢語大詞典》:逾秋
亦作“踰秋”。 过了秋天;秋后。 汉 王充 论衡·气寿:“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於三百也。”农政全书卷十三引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去年 姑苏 之水,踰秋不退,某为民之长,岂敢曲阻焉?” 明 何景明 《武陵》:“辞家忽踰秋,适此万里国。”
《漢語大詞典》:逾宿
过了一夜,到第二夜。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引 唐 卢肇 《逸史·孟简》:“ 包君 乃当时雇船携往,仅百餘里,逾宿方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猎犬:“逾宿,公疑其已往,视之,则盘伏如故。”
分類:过了一夜
《漢語大詞典》:抵宿
过了一夜。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乃託疾私行,至 南京 ,与 坡公 同舟直下,抵宿而后返,为 刘安世 所弹。”
分類:过了一夜
《漢語大詞典》:移时节(移時節)
过了一些时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移时节,方认得是两箇如花女。”
《漢語大詞典》: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國語辭典》:喜出望外  拼音:xǐ chū wàng wài
因意想不到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桂生喜出望外,做梦也想不到此。接银在手,不觉屈膝下拜。」
《国语辞典》:流光瞬息  拼音:liú guāng shùn xí
瞬息,很快、一下子。「流光瞬息」形容时间短促,很快就过了。明。徐霖《绣襦记》第一○出:「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国语辞典》:如隔三秋  拼音:rú gé sān qiū
好像经过了三年一样。形容盼望的殷切。《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数日不见,如隔三秋。」
《国语辞典》:关山迢递(关山迢递)  拼音:guān shān tiáo dì
过了许多关塞和山峰。比喻路途遥远。如:「这一去关山迢递,你要小心保重才是!」
《国语辞典》:历夏经秋(历夏经秋)  拼音:lì xià jīng qiū
经过了夏天、秋天。藉季节的更替来比喻时间的逝去。如:「光阴似箭,历夏经秋,转眼一年将尽。」
《国语辞典》:济河焚舟(济河焚舟)  拼音:jì hé fén zhōu
过了河,就把所乘坐的船烧掉。比喻不留后路,抱著必死的决心,勇往直前。《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国语辞典》:走遍天下  拼音:zǒu biàn tiān xià
世界各地都去过了。如:「他一有机会便出国旅游,几乎走遍天下了。」
分类:世界过了
《国语辞典》:誉过其实(誉过其实)  拼音:yù guò qí shí
声名超过了实质的才学、品德。《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制曰:「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也作「声过其实」、「声闻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