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9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过之
过江
过于
过人
有过
过从
过我
过了
风过
过半
作过
过门
一过
过桥
过去
《国语辞典》:过之(过之)  拼音:guò zhī
太多、超过。如:「过之与不及皆非中庸之道。」
《漢語大詞典》:过江(過江)
(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
(2).指代 东晋 。 清 沈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之一:“过 江 名义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孙。”
《國語辭典》:过于(過於)  拼音:guò yú
太、很。《红楼梦》第六四回:「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
《國語辭典》:过人(過人)  拼音:guò rén
1.超越一般人。如:「智力过人」。汉。曹操 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此处有一女人,乃是谭记儿,生得模样过人。」
2.篮球竞赛时指越过他人。如:「他带球过人,擦板得分。」
《韵府拾遗 个韵》:有过(有过)
易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分类:有过
《國語辭典》:过从(過從)  拼音:guò cóng
1.相往来。如:「他们两人向来过从甚密」。
2.应付。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是他百般地,奶奶行过从不下。」
3.奉承、哄诱。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内包藏锦绣套。尾〉:「撋就的姨夫每厮和会,端的俺许你,许你一片心过从著四下里。」也作「过纵」。
《韵府拾遗 哿韵》:过我(过我)
公羊州公如曹传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
《国语辞典》:过了(过了)  拼音:guò le
1.经过。《水浒传》第五回:「又赶了三二十里田地,过了一条板桥,远远地望见一簇红霞。」《儒林外史》第一回:「又过了六年,母亲老病卧床。」
2.考试及格或达到标准。如:「这科我过了。」
《骈字类编》:风过(风过)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三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國語辭典》:过半(過半)  拼音:guò bàn
超过全数或全部的一半。《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漢語大詞典》:作过(作過)
(1).做坏事。 唐 李商隐 《杂纂》:“劣奴解识字,则作过。”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贵妃原是彼处妃子謫降,一入 唐 宫,作过不少,应已堕落,岂得久住 蓬莱 ?”
(2).特指叛乱、闹事等。 宋 欧阳修 《论乞诏谕陕西将官札子》:“﹝ 元昊 ﹞所请之事,必难尽从,事既不成, 元昊 必须作过。” 宋 欧阳修 《论举官未行札子》:“臣伏见近日 保州 兵士作过,与国家生一大患。”
《國語辭典》:过门(過門)  拼音:guò mén
1.经过门口。《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2.俗称女子出嫁或男子入赘。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明日是个好日辰,将梁鸿招过门罢。」《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待三日后方过门。」
3.戏剧表演中,演唱中断时只有乐队单独演奏,称为「过门」。具有串场的作用。
《高级汉语词典》:一过
一遍
分类:一过
《國語辭典》:过桥(過橋)  拼音:guò qiáo
穿越桥面,从此到彼端。如:「前头是座独木桥,你过桥时要小心,免得跌入溪流中。」
《國語辭典》:过去(過去)  拼音:guò qù
已往、从前。如:「过去的奋斗终于换来今日的成功。」
《國語辭典》:过去(過去)  拼音:guò qu
1.经过。如:「他刚从门口过去。」
2.已过。如:「你的支票期限已经过去了。」
3.前往、前去。《红楼梦》第四九回:「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觉好吃,便也吃起来。」
4.死去。如:「人都过去了,何必还批评他呢!」
5.反面、背面对著人。《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椅子不结实,腿儿折了,几乎仰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