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肆夏
(1).古乐章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 郑玄 注:“三夏,皆乐章名。”左传·襄公四年:“ 穆叔 如 晋 ,报 知武子 之聘也, 晋侯 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淮南子·齐俗训》:“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容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矣。”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式軨轩、旂旗以示之,扬和鸞、《肆夏》以节之。”
(2).泛指宴饮、迎送宾客之乐。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神禽率舞,光浮《肆夏》之轩;瑞鸟相鸣,响叶钧天之乐。”参见“ 九夏 ”。
《國語辭典》:九夏  拼音:jiǔ xià
1.夏季九十日。晋。陶渊明〈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2.周朝的九种乐曲,有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等。见《周礼。春官。钟师》。
《漢語大詞典》:没阶(没階)
(1).谓下尽台阶。论语·乡党:“没阶,趋进,翼如也。”
(2).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 唐 李商隐 《任宏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却羡 卞和 双刖足,一生无復没阶趋。”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人谓 怀德 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
《漢語大詞典》:候官
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賕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 胡三省 注:“ 魏太祖 置候官,以伺察内外。”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卷七:“ 魏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 明 之厰卫。”参见“ 候人 ”、“ 候者 ”。
《國語辭典》:躧步  拼音:xǐ bù
舞步,轻快的脚步。《文选。左思。魏都赋》:「邯郸躧步,赵之鸣瑟。」
《漢語大詞典》:青帐(青帳)
(1).青色的床帐、营帐。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 唐 李贺 《平城下》诗:“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2).青色的供帐。古代供迎送接待的临时设施。宋史·道学传一·程颢:“内侍 王中正 按閲保甲,权焰章震,诸邑竞侈供张悦之。主吏来请, 顥 曰:‘吾邑贫,安能效他邑。取於民,法所禁也,独有令故青帐可用尔。’”
(3).即青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 张 待之既久,知其不行,遂亦以舆马送 五可 至,因另设青帐于别室。” 何垠 注:“青帐,青庐也。”参见“ 青庐 ”。
《國語辭典》:青庐(青廬)  拼音:qīng lú
旧时举行婚礼的地方。《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國語辭典》:驿丞(驛丞)  拼音:yì chéng
职官名。明、清设置,负责管理驿站迎送之事。
《国语辞典》:邮官(邮官)  拼音:yóu guān
负责邮传迎送事情的小官。
《漢語大詞典》:寓望
古代边境上所设置的以备瞭望、迎送的楼馆。亦指其主管官员。国语·周语中:“国有效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 韦昭 注:“境界之上,有寄寓之舍,候望之人也。” 董增龄 正义:“寓望,谓寄寓之楼,可以观望。亦曰候馆,馆有积,遗人掌之,其官中士、下士,而宾客羇旅,则委人以甸稍之畜供之。”
《國語辭典》:铺马(鋪馬)  拼音:pù mǎ
驿站中所备的马匹。《水浒传》第一回:「从人背了诏书,金盒子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
《國語辭典》:仪仗队(儀仗隊)  拼音:yí zhàng duì
1.由军队指派以执行重要典礼任务的小部队。有时附有乐队,以迎送国家元首或贵宾。
2.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游行时走在游行队伍之前。
《漢語大詞典》:安车蒲轮(安車蒲輪)
安车的轮子用蒲草包裹,以防颠簸。用以迎送德高望重的人,表示优礼。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 鲁申公 。” 颜师古 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亦作“ 安车輭轮 ”。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輭轮,供绥执綬。” 李贤 注:“安车,坐乘之车;輭轮,以蒲裹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