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拼音: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如果这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表示对某事已忍无可忍。《晋书。卷六○。解系传》:「我于水中见蟹且恶之,况此人兄弟轻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也作「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國語辭典》:此唱彼和  拼音:cǐ chàng bǐ hè
这里唱歌,那里相和。形容彼此相呼应。《明诗纪事。己签序》:「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
《國語辭典》:岂有此理(豈有此理)  拼音:qǐ yǒu cǐ lǐ
那有这种道理。意谓断无此理。表示愤怒之词。《南齐书。卷三七。虞悰传》:「郁林废,悰窃叹曰:『王、徐遂缚裤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岂有此理!你乃宦家之女,偶遭挫折,焉可贱居下流?」
《漢語大詞典》:且不说
更不用说;不提。例如:但是他有这个胆量——且不说有这种技能——去维护自己的信念吗?
《漢語大詞典》:扑杀此獠(撲殺此獠)
犹言打死这个家伙。 唐高宗 欲废皇后而立昭仪 武氏 , 褚遂良 力争,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笫,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并还笏求归。帝大怒,命引出。 武氏 从帷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见新唐书·褚遂良传。獠,古时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之称。 褚遂良 是南方人,故 武氏 以此詈之。 易宗夔 《新世说·尤悔》:“ 袁世凯 潜谋帝制, 蔡松坡 时在京师, 袁 颇防闲之…… 蔡 卒以计脱离虎口。 袁 闻 蔡 已至 日本 ,乃拊膝而嘆曰:‘悔不早扑杀此獠也。’”
《國語辭典》:判断词(判斷詞)  拼音:pàn duàn cí
称「是」这个特殊性质的动词。其作用为联系名词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而构成判断句。如「明天是端午节」。
《國語辭典》:双瞳剪水(雙瞳翦水)  拼音:shuāng tóng jiǎn shuǐ
形容眼睛清澈明亮。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九出:「不要说甚么,你只看他双瞳剪水迎人滟,风流万种谈笑间。」也作「双瞳剪水」。
《漢語大詞典》:说好嫌歹(説好嫌歹)
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雪岩外传》第十一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説好嫌歹的吵闹。”
《國語辭典》:水平面  拼音:shuǐ píng miàn
1.完全静止时所形成的水面。
2.垂直于重力方向的平面。常用水平仪来检验平面是否水平。
《國語辭典》:是可忍,孰不可忍  拼音: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是无法容忍的。表示对某事已忍无可忍。《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意已决,便死何惧。」
《漢語大詞典》:锣齐鼓不齐
〈方〉∶比喻人到不齐或是条件不具备
总是锣齐鼓不齐的,不知道哪天才能开得成这个会
《漢語大詞典》:连辟公府不就
连:屡次。辟:征召。这个意思现已不用。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军事)、司徒(政事)、司空(工程)为三公。就:上任。“连辟公府”即连辟于公府”的意思,“于”表“被”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國語辭典》:立此存照  拼音:lì cǐ cún zhào
立下文字,存以查考。为契约、照会、布告等文书字据的习惯用语。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立此存照》:「赵撝叔大令需次江右,有候补道以〈礼服写真图〉乞题。则题曰:『孔雀其翎,红顶其帽恐后无凭,立此存照。』」
这个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者个,指物之辞也。正字通末中曰:「者又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