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连珠(連珠)  拼音:lián zhū
1.连珠体的别名。参见「连珠体」条。
2.一种修辞方法。是以每一句结尾的语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两句之间环环相扣,如珠鍊串在一起般,故称为「连珠」。
3.比喻密集而连续不断。薛仁贵征辽事略:「百姓连珠儿纳喊,太宗喝采不迭。」《文明小史》第五六回:「甲营埋伏尽起,枪声如连珠一般。」
《國語辭典》:连珠炮(連珠炮)  拼音:lián zhū pào
1.连续发射的火炮。《四游记。东游记。第一三回》:「一声连珠炮响,四面伏兵尽起,围裹将来,杀得番兵尸横遍野,血流成川。」
2.形容连续不绝。如:「一讲到有趣的话题,他便开始如连珠炮般地发表意见。」
《國語辭典》:连珠炮(連珠砲)  拼音:lián zhū pào
1.连续发射的火炮。《水浒传》第五五回:「猛听对阵里连珠炮响,一千步军忽然分成两下,放出三队连环马车,直冲将来。」
2.形容连续不断。如:「她说话快得像放连珠炮似的,令人无法听清楚。」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和气套。寄生草〉曲:「挑尖儿快似点钢枪,凿膝儿紧似连珠炮。」
《漢語大詞典》:连珠炮(連珠礮)
见“ 连珠炮 ”。
《國語辭典》:连珠箭(連珠箭)  拼音:lián zhū jiàn
连续发射的箭。亦用以形容连续不绝的样子。《水浒传》第一七回:「那十四个人直到二更方才得醒,一个个爬将起来,口里叫得连珠箭的苦。」
《國語辭典》:五星连珠(五星連珠)  拼音:wǔ xīng lián zhū
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并见于一方,古代以为祥瑞。也称为「五星聚」。
《漢語大詞典》:演连珠(演連珠)
古代文体名。文选载有 晋 陆机 《演连珠》。 张铣 注谓:“连珠者,假託众物陈义,以通讽諭之道。连,贯也。言贯穿情理,如珠之在贯焉。 汉章帝 时, 班固 、 贾逵 已有此作, 机 復引旧义以广之。演,引也。”
分類:文体
《国语辞典》:连珠快书(连珠快书)  拼音:lián zhū kuài shū
一种大鼓书。表演时吐字连续而紧促。参见「打鼓说书」条。
《国语辞典》:妙语连珠(妙语连珠)  拼音:miào yǔ lián zhū
形容说话很风趣,使人发笑。如:「他的演讲总是妙语连珠,很受观众欢迎。」
分类:风趣发笑
《国语辞典》:合璧连珠(合璧连珠)  拼音:hé bì lián zhū
古代天文学中指在某个特定时刻,太阳初升而月亮未落如双璧,众星排列如串珠的景象。古人视为吉祥的徵兆。《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句下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
《国语辞典》:连珠对(连珠对)  拼音:lián zhū duì
以叠字相对仗的句子。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即为连珠对的形式。也称为「叠字对」。
分类:对仗句子
《国语辞典》:连珠体(连珠体)  拼音:lián zhū tǐ
1.文体名。兴于汉代,辞丽而文约,不直指事情,藉串连事例或比喻以传达微旨,使读者领悟。故称为「连珠体」。
2.一种民间文艺,句句重复题目上的字。《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缘》:「做秀才时,曾效连珠体,做『花月吟』十馀首,句句中有花有月。」
《分类字锦》:衡表连珠(衡表连珠)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衡表连珠文为玉斗
《漢語大詞典》:衡连珠(衡連珠)
谓眉间有骨隆起如连珠状。术数家以为帝王之相。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圣人皆有表异,传曰 伏羲 禄衡连珠,唯大目,鼻龙伏。”参见“ 珠衡 ”。
《漢語大詞典》:珠衡
谓人眉间骨隆起如连珠,古人以为帝王圣贤之相。《孝经援神契》:“ 伏羲 大目山準,日角而连珠衡。” 宋均 注:“珠衡,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衡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珠衡日角,天表冠於百王;明镜衢罇,圣德会於千祀。”
《分类字锦》:饰银连珠(饰银连珠)
见黄金綦注
分类:履舄
《高级汉语词典》:连珠儿
接连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