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雀哀
战国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已!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於公子之手。”后以“黄雀哀”指追求逸乐而不知祸之将至。
《漢語大詞典》:娱佚
亦作“娱逸”。 逸乐。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絶处,慕 王霸 、 梁鸿 夫妇,賡《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跡以自娱佚。”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序》:“晚岁归休故里,自顾其才无復施用於世,乃益肆情於诗,以自娱逸。” 清 恽敬 《游庐山记》:“故并海诸山多壮鬱,而 庐山 有娱逸之观。”
分類:逸乐
《漢語大詞典》:奢逸
奢侈逸乐。梁书·皇后传序:“ 高祖 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承平既久,稍务奢逸。”
分類:奢侈逸乐
《漢語大詞典》:适逸(適逸)
犹言节制逸乐。书·多士:“ 有夏 不适逸。” 俞樾 群经平议·尚书四:“ 有夏 不适逸者,适之言节也……言 夏桀 不自节其逸乐也。”
分類:节制逸乐
《漢語大詞典》:五遁
(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淮南子·本经训》:“故闭四关,止五遁,则与道沦。”遁,逸也。
(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介象 、 左慈 、 于吉 、 孟钦 、 罗公远 、 张果 之流,及晋书女巫 章丹 、 陈琳 等术,皆本此。谓为神仙,其实非也。其法有五:曰金遁,曰木遁,曰水遁,曰火遁,曰土遁。见其物则可隐。惟土遁最捷,盖无处无土也。” 傅勤家 《中国道教史》第八章第三节:“后世有五遁之法,言能依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遁形。其不能变化隐遁及白日飞昇而死者,道书谓之尸解,言将登仙,假託为尸以解化也。”
《漢語大詞典》:淫失
同“ 淫泆 ”。
(1).恣纵逸乐。国语·周语下:“昔 共工 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 汪远孙 发正:“失读为佚。” 睡虎地 秦 墓竹简《语书》:“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是即法(废)主之明法殹(也)。”汉书·地理志下:“而 汉中 淫失枝柱,与 巴 蜀 同俗。” 颜师古 注:“失读曰泆。”
(2).淫荡;淫乱。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鲁 夫人淫失於 齐 ,卒杀 威公 。”汉书·游侠传·原涉:“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不幸壹为盗贼所污,遂行淫失,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 颜师古 注:“失读曰泆。”
《漢語大詞典》:昏逸
昏乱逸乐。北齐书·王晞传:“及 文宣 昏逸, 常山王 数諫,帝疑王假辞於 晞 ,欲加大辟。”
分類:昏乱逸乐
《國語辭典》:宴安鸩毒(宴安鴆毒)  拼音:yàn ān zhèn dú
贪图逸乐无异饮鸩自杀。《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也作「燕安鸩毒」。
分類:逸乐杀身
《漢語大詞典》:嬉懈
谓逸乐怠惰。 明 方孝孺 《好古斋记》:“今也或嬉懈以困其生,或腾价以取乎人,或窳其器以欺世。”
分類:逸乐怠惰
《国语辞典》:损者三乐(损者三乐)  拼音:sǔn zhě sān yào
有害的乐事有三种,包括恃尊而骄、游荡无节度、耽于宴饮逸乐。《论语。季氏》:「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国语辞典》:有劳有逸(有劳有逸)  拼音:yǒu láo yǒu yì
劳动和逸乐调配得当。唐。欧阳詹〈鲁山令李胃三月三日宴僚吏序〉:「歌发其所自和,舞登其所自乐,穷八珍,竭千钟,强发扬,课丝竹,则有劳有逸,岂合欢之意欤!」
《漢語大詞典》:昌逸
昌盛逸乐。南史·循吏传序:“十许年中,百姓无犬吠之惊,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粧。”
分類:昌盛逸乐
《國語辭典》:朝歌夜弦(朝歌夜絃)  拼音:zhāo gē yè xián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的欢乐中。唐。杜牧 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也作「朝歌暮弦」、「朝歌暮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