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道路  拼音:dào lù
1.地面上供人车通行的路,通称为「道路」。
2.办法或门路。《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听得有这许多道路,也就打断了投海的念头。」
3.一事进行的动作及步骤。《红楼梦》第三四回:「又摸不著他的道路,因此各处察访。」
4.生意。《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闻得贩漆这项道路颇有利息,况又在近处,何不去试他一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年三十馀,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告脱了在本县去,别寻生理。」
《国语辞典》:寻道路(寻道路)  拼音:xún dào lù
比喻谋求生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平日只去海上寻些道路,直到上司来时,穿著衣巾,摆班接一接、送一送,就是他向化之处了。」
《国语辞典》:连外道路(连外道路)  拼音:lián wài dào lù
位于比较封闭或独立地区的对外道路。如:「这条路是本地唯一的连外道路,本地与外界的交通全靠它来连系。」
《国语辞典》:高架道路  拼音:gāo jià dào lù
由地面上一连串支架构设而成的车道路面。不设红绿灯号志,不仅可节省交通时间,还可适度减轻地面拥挤的交通流量。
《国语辞典》:道路中心桩(道路中心桩)  拼音:dào lù zhōng xīn zhuāng
一种都市计画桩。竖立在道路中心,作用在确定道路的位置,如果埋设在现有道路上时,为了避免损坏及妨碍交通,须在桩顶上加铸铁护盖,作为保护之用。
《国语辞典》:道路交通安全督导会报(道路交通安全督导会报)  拼音:dào lù jiāo tōng ān quán dū dǎo huì bào
在省、市等级所设立的道路交通安全机构。其任务为对该地方道路交通安全事务的监督、审议、协调及推动等。简称为「道安会报」。
《国语辞典》:汉宝草屯线道路(汉宝草屯线道路)  拼音:hàn bǎo cǎo tún xiàn dào lù
公路名。台湾第一条东西快速道路。西起彰化县西滨快速道路下汉宝附近,东至南投县草屯。全长三十三点九公里。民国八十三年五月十日动工,预订八十七年完工通车。
《国语辞典》:道路网(道路网)  拼音:dào lù wǎng
由区域道路交叉构成的交通路线网。如:「市内主要道路所组成的道路网,在上下班的尖峰期车流量都很大。」
《國語辭典》:做道路  拼音:zuò dào lù
1.沿街叫卖做生意。《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说武大吃了早饭,打当了担儿,自出去做道路。」
2.做盗贼。《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我久闻做道路的,有个宋四公,是郑州人氏,最高手段,今番一定是他了。」
3.为娼卖笑。《金瓶梅》第九八回:「这韩爱姐从东京来,一路儿和他娘也做些道路。」
《国语辞典》:道路容量  拼音:dào lù róng liàng
在现有道路与交通情况下,某一道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预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如:「在交通尖峰时间,因车辆数远超过道路容量,所以塞车的情形很严重。」
《国语辞典》:道路用地  拼音:dào lù yòng dì
属于道路所使用的土地范围。如:「这块土地已经被政府明令为道路用地,所以不可更改用途。」
《国语辞典》:道路工程  拼音:dào lù gōng chéng
公路的设计、开辟,以及保养维护等工作。
《国语辞典》:道路风闻(道路风闻)  拼音:dào lù fēng wén
泛指没有经过證实、缺乏根据的话。参见「道听涂说」条。
分类:缺乏
《国语辞典》:产业道路(产业道路)  拼音:chǎn yè dào lù
系为便利乡镇村里与产业地区间农产及生产资材之运输,并为开创农村繁荣及提高农民所得之基层建设。
《漢語大詞典》:高架道路桥
用桥式结构代替路堤的高架道路。在房屋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可提高车速、节省用地、减少拆迁工程。比高架铁路、地下铁道的造价低,工期短而功能大,且可沿线开发新兴带状城镇,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