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遭罪  拼音:zāo zuì
吃苦、受罪。如:「这么大热天吃火锅,真是遭罪。」
分類:遭罪受罪
《漢語大詞典》:遭害
(1).犹言被杀害。《禅真逸史》第三五回:“次早回復,都一般説,乡村百姓遭害,贼党到处,鸡犬不留。” 华山 《鸡毛信》:“那年鬼子进山抢粮,差点没把妈烧死!跑不及的,都遭害了。”
(2).指遭受祸害。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光绪三年》:“﹝蝗蝻﹞未入沟者,翼成而去,稻田幸未遭害。”
《漢語大詞典》:遭嗔
受到嗔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小乘昔日总遭嗔,若待分踈各説因。”
分類:嗔怪
《漢語大詞典》:遭患
受到灾难。 汉 班昭 《东征赋》:“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分類:灾难
《漢語大詞典》:遭辱
遭受耻辱。 唐 皮日休 《何武传》:“古之士事上遇谤,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必以愤报,破家亡国者可胜道哉!”《封神演义》第七八回:“不知顺逆先遭辱,犹欲鸿钧説反盈。”
分類:遭受耻辱
《漢語大詞典》:遭呵
受到呵斥。《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富楼那 、 迦旃延 之辈,总因説法遭呵。”《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时 弥勒 告 如来 ,往昔遭呵不是推。”
分類:呵斥
《漢語大詞典》:四周遭(四週遭)
犹四周围。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见四週遭粉壁上,都画着醉仙图。”
分類:四周围
《漢語大詞典》:遭运(遭運)
遭遇时运。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夫遭运无恒,意见偏杂,故是非之论,纷然相乖。”晋书·元帝纪:“遭运迍否,皇纲不振。”
《漢語大詞典》:遭险(遭險)
遇到危险。 三国 魏 邯郸淳 《后汉鸿胪陈君碑》:“遭险龙潜,抗志浮云。”
分類:遇到危险
《漢語大詞典》:遭屯
见“ 遭迍 ”。
《漢語大詞典》:遭迍
亦作“ 遭屯 ”。 遭受困顿。《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诛斩 解 ( 朱解 )身甘受死,一门骨肉尽遭迍。”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三:“无端被譖枉遭迍,半载有餘作俗人。” 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我又不曾咸腓胡行,为甚的灭趾遭屯。”《封神演义》第四七回:“堪怜那一位穿红的道人遭迍,吾心不忍。”
《漢語大詞典》:遭荼
犹受苦,遭难。 元 王氏 《粉蝶儿·寄情人》套曲:“怎不教我心中怒,你在钱堆受用,撇我在水面遭荼。”一本作“ 遭徒 ”。
分類:受苦遭难
《漢語大詞典》:逢遭
遇到,碰到。 汉 王充 论衡·累害:“逢遭外祸,累害之也。”
分類:遇到碰到
《漢語大詞典》:遭灾
遭受灾害。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但同时也就发生了胡乱的矫诏和过度的巴结,而晦气的人物呀,刊物呀,植物呀,矿物呀,则于是乎遭灾。”
《漢語大詞典》:遭随(遭隨)
遭命和随命的合称。后泛指命运的好坏。 汉 王充 论衡·命义:“传曰:‘説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正命谓本稟之自得吉也。性然骨善,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故曰正命。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於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行有招召,命有遭随,吉凶之期,天难諶斯。”《宋书·王景文传》:“若乃吉凶大期,正应委之理运,遭随参差,莫不由命也。” 宋 晏殊 《中园赋》:“倡佯乎大小之隐,放旷乎遭随之命。”
《國語辭典》:一周遭(一週遭)  拼音:yī zhōu zāo
1.周围。《水浒传》第四回:「净发人先把一周遭都剃了。」元。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诸军众将一周遭,小心的下寨安营,在意的提铃喝号。」也作「一周回」、「一遭」。
2.到处。《水浒传》第三○回:「提著稍棒,大踏步直赶入花园里去寻时,一周遭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