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8
词典
5
分类词汇
43
共48,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所以然
当场
阿那
个侬
当下
那厮
那顷
当地
兀那
指冬瓜骂葫芦
以羊易牛
有…有…
跳班
疑神疑鬼
入乡随乡
《國語辭典》:
所以然
拼音:
suǒ yǐ rán
事理的缘由。汉。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彊敌争,倘更为祸始。」《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还是西卿稳定些,就问那家人是什么乱子,那家人却说不出所以然的缘故,只说老爷急的要想告病哩!」
分類:
隐语
那个
原因
东西
道理
银子
《國語辭典》:
当场(當場)
拼音:
dāng cháng
现场,就在当时。如:「同学会上,他当场表演了一段惊人的魔术。」
分類:
当场
交手
那个
较量
个时
时候
《漢語大詞典》:
阿那
鲜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 ,见
《
周书·杨宽传
》
。
分類:
鲜卑
族姓
姓氏
北周
《漢語大詞典》:
个侬(箇儂)
犹渠侬。那个人或这个人。 隋炀帝
《嘲罗罗》
诗:“箇儂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唐
韩偓
《赠渔者》
诗:“箇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宋
范成大
《馀杭初出陆》
诗:“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箇儂。”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永平道中》
词:“椷书欲寄又还休,箇儂憔悴,禁得更添愁。”
分類:
那个
个人
这个
《國語辭典》:
当下(當下)
拼音:
dāng xià
即刻、立刻。《三国志。卷六一。吴书。潘浚陆凯传。陆凯》:「及被召当下,径还赴都,道由武昌,曾不回顾。」《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钱县尊看了,只是皱眉,当下打轿上院。」
分類:
当下
那个
立即
个时
时候
立刻
《国语辞典》:
那厮(那厮)
拼音:
nà sī
那个人。含有鄙视、贱恶的意思。《西游记》第七三回:「我有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厮。」
分类:
那个
个人
含有
鄙视
意思
《漢語大詞典》:
那顷(那頃)
那个时候。
《金瓶梅词话》
第十一回:“那顷这丫头在娘房里着紧不听话,俺没曾在灶上把刀背打他?”
分類:
那个
个时
时候
《國語辭典》:
当地(當地)
拼音:
dāng dì
1.本地。晋。葛洪《神仙传。卷一○。李根》:「李根字子源,许昌人也,根能变化入水火中坐,致行厨能供二十人,皆精细之馔,四方奇异之物,非当地所有也。」
2.在屋中地上。《红楼梦》第三回:「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著一个紫檀架子的大理石的大插屏。」《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便也不敢上去叩见,呆呆的站在当地。」
分類:
当地
人物
当事人
所在
旁边
地上
那个
《國語辭典》:
兀那
拼音:
wù nà
1.那、那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水浒传》第四回:「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
2.语助词,无意义。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垓心里手掿著枪,杀场上硬睁著眼,哥也!敢战兀那三千合我也不倦惮。」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我可敢一直儿走到地南头,您去兀那熟耕地里可都翻觔陡。」
分類:
代词
那个
《漢語大詞典》:
指冬瓜骂葫芦
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近似“指桑骂槐”
你说话说清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
分類:
表面上
这个
个人
那个
近似
话说
清楚
要指
冬瓜
葫芦
看见
哪里
庄稼
《漢語大詞典》:
以羊易牛
《
孟子·梁惠王上
》
:“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鐘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以羊易牛”指用这个代替那个。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 高赞 相女配夫,乃其常理; 颜俊 借人饰己,实出奇闻。东牀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分類:
这个
那个
《漢語大詞典》:
有…有…
既有这个又有那个,两方面兼而有之。例如:有头有尾;有条有理。
分類:
既有
这个
那个
《國語辭典》:
跳班
拼音:
tiào bān
跳级。如:「他是资优儿童,所以学校准他跳班念。」
分類:
这个
岗位
那个
《國語辭典》:
疑神疑鬼
拼音:
yí shén yí guǐ
形容内心多疑。《玉佛缘》第一回:「周氏夫人疑神疑鬼,招了好些女巫和尚,烧纸钱,拜延寿忏,闹了个烟雾腾天,仍旧是一无用处。」也作「疑鬼疑神」、「疑人疑鬼」。
分類:
疑神疑鬼
怀疑
神似
这个
神秘
那个
奇妙
神经过敏
《国语辞典》:
入乡随乡(入乡随乡)
拼音:
rù xiāng suí xiāng
到什么地方就顺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语本《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俗。」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王昭君变文》:「故□(入)国随国,入乡随乡,到蕃禀(里)还立蕃家之名。」也作「入乡随俗」、「随乡入乡」、「随乡入俗」。
分类:
什么
顺从
那个
风俗习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