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郊游(郊遊)  拼音:jiāo yóu
游览郊外的名胜或风景区。如:「假日与朋友结伴郊游,调节忙碌的生活。」
《国语辞典》:健行  拼音:jiàn xíng
以徒步方式,到郊外旅游的活动。此种活动起源于西元一九○一年德国费施尔中学,后流行于世界各地。
《漢語大詞典》:郊垒(郊壘)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郑玄 注:“垒,垒壁也。”后即以“郊垒”指构筑于郊外的防敌营垒。晋书·阮孚传:“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谢表》:“敢谓过家门而忘入,徒然对郊垒以多惭。”
《漢語大詞典》:墨仙
潘谷 精于制墨,醉饮郊外,跌死枯井中。世称“墨仙”。见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潘谷墨仙揣囊知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苏东坡 帖写墨仙作默仙……恐皆是其笔误耳。”
《漢語大詞典》:春场(春場)
春季郊外为射猎而整出的空地。 唐 李商隐 《公子》诗:“春场铺艾帐,下马雉媒娇。” 宋 欧阳修 《公子》诗:“下马春场鸡鬭距,鸣弦初日雉惊媒。”
《漢語大詞典》:青皋(青臯)
亦作“ 青皐 ”。
(1).东皋,东边的郊外。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东耕呪文》:“命彼倌人,税于青皋。” 胡之骥 注:“青,东方发生色也。 陶渊明 辞曰:‘登东皋以舒啸’。”
(2).泛指郊野。 宋 梅尧臣 《野田行》:“青皋暗藏雉,万木欣已春。”
(3).春天的水边,绿意盎然的水边。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长史卧病》:“青皐向还色,春润视生波。” 唐 王维 《自大散至黄牛岭见黄花川》诗:“青皋丽已浄,緑树鬱如浮。”
(4).山林、山野。泛指江湖之上,与“庙堂”相对而言。 南朝 齐 王融 《拜秘书丞谢表》:“明兼就日,泽深行雨,不有圣德,谁或其然。所以钦至道而出青皋,捨布衣而望朱闕。”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於是友月朋霞之客,背青皋而至; 冯唐 颜駟 之才,排紫闥而集。”
《漢語大詞典》:郊饯(郊餞)
在郊外饯行。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郊饯有坛,君举有礼。” 李善 注:“ 薛君 《韩诗章句》曰:‘送行饮酒曰饯。’”一说,为祭祖。 张铣 注:“郊饯,谓祭祖也。”
《漢語大詞典》:郊牧
郊外牧地。国语·周语中:“国有郊牧,疆有寓望。” 韦昭 注:“国外曰郊。牧,放牧之地也。” 晋 陆云 《牛责季友》:“而崎嶇陇坂,息驾郊牧,玉容含楚,孤牛在疾。”南齐书·高帝纪上:“是以五光来仪於轩庭,九穗含芳於郊牧。”
分類:郊外牧地
《國語辭典》:邦甸  拼音:bāng diàn
京畿,古代天子直辖的地方。《书经。武成》:「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七。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况臣等得生邦甸,幸遇盛明,身体发肤尽归于圣育,衣服饮食悉自于皇恩。」
《漢語大詞典》:郊墅
郊外农舍。新唐书·崔玄暐传:“﹝ 玄暐 ﹞贫寓郊墅,羣从皆自远会食,无他爨。” 宋 无名氏 灌畦暇语卷三:“负杖曳履,暂出郊墅。” 元 俞希鲁 至顺镇江志·地理·乡都:“乡都之设,所以治郊墅之编氓,重农桑之庶务。”
分類:郊外农舍
《漢語大詞典》:郊棷
郊外草泽地区。礼记·礼运:“凤皇麒麟,皆在郊棷。” 郑玄 注:“棷,聚草也。” 陆德明 释文:“棷……泽也,本或作藪。”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麟难:“《尚书中候》亦谓 黄帝 时常在园囿,而《传》且记 尧 时每在郊棷, 虞 世来游于田。”
《漢語大詞典》:郊次
谓出居郊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夫人 李氏 ﹞卿相之门,贤才之室,霜露先侵,策封郊次。”明史·史可法传:“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讐之义。”
分類:郊外
《漢語大詞典》:仙籞
皇帝游幸郊外,用以阻隔行人往来的竹篱。亦指禁苑。 唐 王维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蹕留。”
《漢語大詞典》:郊祠
古帝王在郊外祭天地神祇。史记·封禅书:“﹝天子﹞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太一 之礼。”后汉书·樊儵传:“﹝ 樊儵 ﹞与公卿杂定郊祠礼仪,以讖记正‘五经’异説。”魏书·崔浩传:“每至郊祠,父子并乗轩軺,时人荣之。”
《漢語大詞典》:野掠
谓在郊外掠夺。宋书·薛安都传:“ 索儿 军无资实,所资野掠。”魏书·高闾传:“狄来有城可守,其兵可捍。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