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5,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云仍
磊砢
羽盖
烛光
玉华
连绵
奋迅
湘君
八桂
灵龟
霜钟
主司
昆吾
冀州
藉藉
《漢語大詞典》:云仍(雲仍)
亦作“ 云礽 ”。
(1).远孙。尔雅·释亲:“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 宋 范成大 《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我家 鴟夷子 ,竹帛照 吴 越 。云仍无肖似,頫首媿前哲。” 明 李东阳 《赠阙里孔以昌》诗:“已向云仍占圣泽,还从伯仲识风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九:“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刘逸生 注:“云礽,遥远的孙辈。”
(2).比喻后继者。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一:“ 顾 ( 顾炎武 )出於 程 ( 程顥 、 程颐 )、 朱 ( 朱熹 ), 程 朱 则 荀 ( 荀卿 )学之云礽也。”
(3).沿袭;因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引:“譌谬云仍,詖淫展转,称名日戾,取义日淆。”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考其命笔,取便直言,文情弗宣,率尔易尽,枝叶於而非云礽于也。”
《國語辭典》:磊砢  拼音:lěi luǒ
1.众多、堆累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蜀石黄碝,水玉磊砢。」
2.壮大的样子。《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万楹丛倚,磊砢相扶。」
3.树木多节目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
4.形容性情、才华卓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孙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國語辭典》:羽盖(羽蓋)  拼音:yǔ gài
用毛羽为饰的车盖。《续汉书志。卷二九。舆服志上》:「虡文画辀,羽盖华蚤。」《文选。张衡。东京赋》:「羽盖威蕤,葩瑵曲茎。」
《國語辭典》:烛光(燭光)  拼音:zhú guāng
1.量词。计算发光强度的单位。一烛光等于频率540×1012赫(Hz)之光源发出之单色輻射、在一定方向每立弪之輻射通量为683分之1瓦(W)之发光强度。
2.蠟烛燃烧时所发出的光芒。
《國語辭典》:玉华(玉華)  拼音:yù huá
1.精美的玉。《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2.道教上指服食后可延年益寿的玉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鹿皮公吞玉华而流虫出尸,王西城漱龙胎而死诀,饮琼精而扣棺。」
3.称洁白如玉的花。多指菊、梅等。三国魏。曹植〈辩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國語辭典》:连绵(連綿)  拼音:lián mián
连接延续。如:「这曲调反覆连绵,音律美妙,令人有绕梁韵永之感。」唐。李白〈白毫子歌〉:「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时值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运粮船自潦河口直至襄平城下。」
《漢語大詞典》:奋迅(奮迅)
(1).形容鸟飞或兽跑迅疾而有气势。尔雅·释畜“絶有力,奋” 晋 郭璞 注:“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马即能起,奋迅嘶鸣,饮食如常。” 唐 刘禹锡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诗:“猜鹰屡奋迅,惊麏时跼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羈。” 赵朴初 《寿阳曲·锡兰纪游》:“ 僧伽罗 奋迅狮儿多健武,却别有一股媚嫵。”
(2).精神振奋,行动迅速。后汉书·耿纯传:“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奋迅拔起,期月之间兄弟称王。” 唐 王维 《老将行》:“ 汉 兵奋迅如霹靂,虏骑崩腾畏蒺藜。” 金 元好问 《入济源寓舍》诗:“奋迅旧嫌扶老杖,龙钟今属负暄墙。” 陈毅 《雪夜行军》诗:“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3).振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会 汉祖 龙腾 丰 沛 ,奋迅 宛 叶 。”晋书·谢安传:“缮甲俟会,思更奋迅。”明史·袁崇焕传:“顾勇猛图敌,敌必讎;奋迅立功,众必忌。”
《國語辭典》:湘君  拼音:xiāng jūn
1.湘水之神。历来说法不一,有指舜的二妃娥皇与女英,也有单指尧的长女娥皇,也有指舜。
2.《楚辞。九歌》的篇名。战国屈原所作,为楚人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漢語大詞典》:八桂
(1).八株桂树。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 番隅 东。” 郭璞 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 番隅 ,今 番隅县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2). 广西 的代称。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临 姑苏 而想 八桂 ,登 衡山 而望 九疑 。”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苍苍森 八桂 ,兹地在 湘 南。” 明 杨基 《忆弟》诗:“ 青州 信息稀, 八桂 音书絶。”
分類:桂树郭璞
《漢語大詞典》:灵龟(靈龜)
(1).龟的一种。蠵之别名。尔雅·释鱼:“二曰灵龟。” 郭璞 注:“ 涪陵郡 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墨子·亲士:“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2).泛指用以占卜的大龟。
(3).有灵应的龟兆。《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朶颐。” 孔颖达 疏:“灵龟,谓神灵明鉴之龟兆。”
(4).神龟。文选·曹植〈七启〉:“假灵龟以託喻,寧掉尾於涂中。” 李善 注:“《庄子》曰: 楚王 使大夫往聘 庄子 。 庄子 曰: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南唐 李中 《鹤》诗:“好共灵龟作儔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清 金农 《寒夜过荆山人山居》诗:“想见苦吟风烛下,灵龟屏息玉蟾枯。”
(5).比喻有才之士。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6).指金钱龟。因其小巧玲珑,故称。 前蜀 贯休 《再逢虚中道士》诗之二:“囊里灵龟小似钱,道伊年与我同年。”
《漢語大詞典》:霜钟(霜鐘)
亦作“ 霜鐘 ”。 指钟或钟声。语本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 ﹞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璞 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黑帝歌》:“霜钟鸣,冥陵起,星迴天,月穷纪。” 唐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诗:“客心洗流水,餘响入霜鐘。” 宋 陆游 《风流子》词:“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 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乞身向空谷,説法鸣霜鐘。” 冰心 《集外·庄鸿的姊姊》:“每逢我有什么失意或是精神颓丧的时候,一想起姊姊的话,便觉得如同清晓的霜钟一般,使我惊醒。”
分類:钟声郭璞
《漢語大詞典》:主司
(1).主管。山海经·西山经:“ 长留 之山,其神白帝 少昊 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 郭璞 注:“日西入,则景反东照,主司察之。”《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道:‘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
(2).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侵蠹贫下,莫知纪极。”《唐律疏议·卫禁·宫内外行夜》:“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衞者罪二等。” 宋 欧阳修 《论葬荆王札子》:“皆为主司措置之失,致人因缘以为姦尔。”
(3).科举的主试官。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天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新唐书·选举志上:“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康熙 丁卯科, 江 南主司乃 北平 米汉雯 也。”
《國語辭典》:昆吾  拼音:kūn wú
1.国名。位今河南省濮阳县,曾为夏伯,后为商汤所灭。
2.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文选。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3.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山海经。中山经》晋。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也作「锟铻」。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分類:昆吾冶炼
《國語辭典》:冀州  拼音:jì zhōu
1.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两省,及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2.古时泛指中原地区。《楚辞。屈原。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國語辭典》:藉藉  拼音:jí jí
众多杂乱的样子。《南齐书。卷五五。孝义传。乐颐传》:「外传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托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