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喷火(噴火)  拼音:pēn huǒ
1.物体燃烧时急速且猛烈的喷射出火舌。
2.形容人非常愤怒。如:「父亲见到儿子的成绩单,不由得心中喷火。」
《漢語大詞典》:赤旱
因酷热造成旱灾。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匹妇匹夫不得其所,则陨霜赤旱;盛德所感,乃能退舍。”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书后又一纸》:“或赤旱数千里,蝗蝝螟特肆生,致草黄而木死。” 清 周济 《萋萋牙》诗:“频年赤旱苗尽槁,今秋淫雨败我吉贝花。”
《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
《漢語大詞典》:熇蒸
热气升腾。引申为酷热。 唐 柳宗元 《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窜穷徼,人多疾殃,炎暑熇蒸,其下卑湿,非所以养也。”集注引 童宗说 曰:“熇,火爇也。”《旧唐书·懿宗纪》:“况时属熇蒸,化先茂育,并赦罪戾,式顺生成。”旧五代史·刑法志:“适当长养之时,正属熇蒸之候。”
《漢語大詞典》:赤野
(1).古代传说中产珠玉之地。管子·国蓄:“金起於 汝 汉 ,珠起於 赤野 。” 尹知章 注:“ 赤野 ,盖在 崑崙虚 之西。” 南朝 梁 江淹 《扇上綵画赋》:“饰以 赤野 之玉,文以 紫山 之金。”
(2).指南方的原野。古文苑·张衡〈髑髅赋〉:“南游赤野,北泏幽乡。” 章樵 注:“赤野,极南之地。” 隋 卢思道 《升天行》:“玄洲望不极,赤野眺无垠。”
(3).酷热干旱的田野。 清 吾庐孺 《京华慷慨竹枝词·皖北人相食》:“向来人命如儿戏,赤野青苗惨不如。”
《漢語大詞典》:虐暑
犹酷暑,酷热。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虐暑熏天,不减坚冰之寒。” 唐 张九龄 《贺祈雨有应状》:“终宵更洒於城闕,遂使炎埃宿润,虐暑暂清。”
分類:酷暑酷热
《國語辭典》:赤热(赤熱)  拼音:chì rè
1.酷热。如:「这种赤热的天气,让人只想躲在冷气房里。」、宋。文同 鸣玉亭筹笔之南诗:「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2.赤诚火热。如:「赤热心肠」。
3.又红又热。如:「钢铁工人整日与赤热的铁汁为伍,危险且辛劳。」
《漢語大詞典》:焦烁(焦爍)
犹烧灼。形容酷热。 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不如以酒浇,庶可免焦烁。” 宋 苏轼 《谢雨文》:“窃以农事告成,旱魃为沴,寖罹焦烁之害,遂稽收刈之勤。”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伊犁疆域:“其地为古火州,夏时天气炎酷,焦烁千里,人皆避入地窖中。”
分類:烧灼酷热
《漢語大詞典》:火毒
(1).指药物酷烈的毒性。宋书·刘亮传:“ 亮 在 梁州 ,忽服食修道,欲致长生。迎 武当山 道士 孙道胤 ,令合仙药;至 益州 , 泰豫 元年药始成,而未出火毒……﹝ 亮 ﹞取井华水服,至食鼓后,中间便絶。”旧唐书·宪宗纪下:“上服方士 柳泌 金丹药,起居舍人 裴潾 上表切諫,以‘金石含酷烈之性,加烧鍊则火毒难制。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观其效用,则进御可也。’”
(2).即热毒,中医指导致人体外科痈疡等病症的一种因素。宋史·刘遇传:“﹝ 遇 ﹞晨兴方对客,足有炙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 遇 即解衣,取刀割疮至骨,曰:‘火毒去矣。’”
(3).指烈火燃烧中因氧气稀少而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 僖负覊 率家人救火,触烟而倒,比及救起,已中火毒,不省人事。”
(4).形容酷热。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今年的夏天不知是怎么的!一连四十多天了,火毒的太阳,总不见转头。” 杜鹏程 《战斗生活怎样检验我的心灵》:“脚下是烫热的沙漠,头顶是火毒的太阳。”
《漢語大詞典》:烈野
酷热的原野。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
分類:酷热原野
《漢語大詞典》:灼虐
谓酷热为虐,令人烦躁不安。 明 朱灏 《逃暑赋》:“津息大火开烦钥兮,心若草木亡灼虐兮。”
《漢語大詞典》:阳暑(陽暑)
阳气,酷热之气。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天子乃难,以达秋气” 汉 郑玄 注:“此难,难阳气也。阳暑至此不衰,害亦将及人。” 孔颖达 疏:“秋凉之后,阳气应退,至此不退,是凉反热,故害及於人。”
分類:阳气酷热
《國語辭典》:烟熏火燎(煙熏火燎)  拼音:yān xūn huǒ liào
受到烟火的熏烤。形容非常炙热乾燥。
《国语辞典》:烈日当空(烈日当空)  拼音:liè rì dāng kōng
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如:「最近的天气,上午烈日当空,下午却雷雨大作,真伤脑筋!」
《国语辞典》:狂风烈日(狂风烈日)  拼音:kuáng fēng liè rì
猛烈的强风和酷热的太阳。比喻恶劣的天候。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