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84,分10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野性
野烟
大野
野旷
野兴
野径
野夫
野僧
野梅
野树
分野
草野
野烧
野阔
野趣
《國語辭典》:野性  拼音:yě xìng
1.性情不驯顺。《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虽然从宽贷其一死,总得管押他几年,收收他的野性才好。」
2.乐好乡野隐居之性。唐。郑谷 自遣诗:「谁知野性真天性,不扣权门扣道门。」宋。陆游 野性诗:「野性从来与世疏,俗尘自不到吾庐。」
《漢語大詞典》:野烟(野煙)
亦作“ 野烟 ”。 指荒僻处的霭霭雾气。 唐 王维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宋 梅尧臣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清 张廷璐 《岍山招游云龙山用东坡答吕梁仲屯田韵》:“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廊萧瑟寒云屯。”
《漢語大詞典》:大野
(1).广大的原野、田野。 唐 李邕 《石赋》:“植杖大野,周目层巖。”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看敌人随着枪声仆地,像七月的高粱倒在大野里。”
(2).古泽名。又名 巨野 、 鉅野 。在今 山东省 巨野县 、 嘉祥县 一带。书·禹贡:“ 大野 既猪, 东原 底平。” 孔 传:“ 大野 ,泽名。”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 大野泽 在 山阳 鉅野县 北。鉅即大也。”
(3).复姓。 北魏 有 大野拔 ,为 南青州 刺史。见魏书·静帝纪。 北周 阎庆 赐姓 大野 氏。见周书·阎庆传
《漢語大詞典》:野旷(野曠)
荒野空阔。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我要城外野旷去处走走,散心耍子一回何如?”
分類:荒野空阔
《漢語大詞典》:野兴(野興)
对郊游的兴致或对自然景物的情趣。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是以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归。”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一:“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明 何景明 《秋夕同萧执夫舍侄士饮》诗:“野兴林间竹,乡心楚上薇。”
《漢語大詞典》:野径(野徑)
亦作“ 野逕 ”。 村野小路。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野径既盘紆,荒阡亦交互。” 宋 方岳 《梦寻梅》诗:“野逕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清 郝明龙 《乙未》诗:“乘便小舠看钓去,偶来野径得花归。”
分類:村野小路
《漢語大詞典》:野夫
(1).草野之人,农夫。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孔颖达 疏:“田夫则野夫也。” 唐 柳宗元 《禜门文》:“淫雨斯降,害於麰麦。野夫兴忧,官守增惕。”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用作自己的谦称。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如此,野夫不敢久覊使节,明日……即当祖饯河桥也。”
(3).指隐者。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金 元好问 《太原赠张彦远》诗:“明星煌煌大於月,野夫一笑冠缨絶。”
《漢語大詞典》:野僧
(1).山野僧人。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
(2).为僧人自谦之称。 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骈字类编》:野梅
唐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唐 唐彦谦 韦曲 穷郊二月初离别,独傍寒村嗅野梅。
唐 郑谷 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怆然有寄 瘴村三月暮,雨熟野梅黄。
唐 崔涂 江雨望花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 园中认叶封林草,檐下攀枝落野梅。
唐 韦庄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宋 陆游 岁晚幽兴四首 其二 野梅堕地草生后,街柳拂鞍冰泮时。
宋 陆游 立春后三日作 拂面毵毵巷柳黄,穿帘细细野梅香。
《漢語大詞典》:野树(野樹)
生长于野外的树木。 明 何景明 《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诗之二:“野树斜侵郭,河流曲抱城。” 清 汤斌 《送李子德奉旨归养》诗:“关河落照乡山逈,驛路鸣蝉野树深。”
《國語辭典》:分野  拼音:fēn yě
1.古代占星家为了藉星象来观察地面州国的吉凶,所以将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其互相对应,即云某星宿为某州国的分野或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承明堂于少阳,昭列显于奎之分野。」《三国演义》第七回:「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
2.分界、界限。如:「黄河的这一段,是陕西、河南两省的分野。」
《漢語大詞典》:分星
与地上分野相对应的星次。周礼·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汉书·地理志:“而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辩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视吉凶。”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且是那 太原 呵,祥光绕,紫气昭,分星耀,个中定有连城寳。”
《國語辭典》:草野  拼音:cǎo yě
1.民间、江湖。唐。白居易〈兰若寓居〉诗:「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
2.形容鄙陋、粗俗。《韩非子。说难》:「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
《國語辭典》:野烧(野燒)  拼音:yě shāo
在郊野燃烧野火。唐。严维 荆溪馆呈丘义兴诗:「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唐。刘沧 长州怀古诗:「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分類:野火
《骈字类编》:野阔(野阔)
唐 杜甫 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宋 王庭圭 题郭秀才钓亭 野阔江寒一雁飞,碧芦花老鳜鱼肥。
宋 陆游 新晴 稼收平野阔,木落远山多。
元 赵孟頫 清河道中 天清去雁高,野阔行人小。
《漢語大詞典》:野趣
山野的情趣。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南湖至石帆》诗:“萧疎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 倪文节 别墅,在 峴山 之傍,取 浮玉山 、 碧浪湖 合而为名。中有藏书楼,极有野趣。”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学生》:“‘公使馆’的物质方面,都已降低,而‘公使馆’的整洁美观的精神,尽还存在,还添上一些野趣。”
分類:山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