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3,分3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思量
思量
商量
无量
自量
体量
体量
较量
量力
不量
度量
度量
雅量
量移
评量
《漢語大詞典》:思量
志趣和器量。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评:“ 黄权 弘雅思量, 李恢 公亮志业……咸以所长,显名发迹。”晋书·魏舒传:“司徒 剧阳子 舒 体道弘粹,思量佳远。”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怎么今日就这样骄其妻妾,思量高尚?”
《國語辭典》:思量  拼音:sī liáng
仔细衡量、考虑。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何况神通感应,不可思量。」《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此时杜少卿穷了,办不起,思量方要拿东西去当。」
《國語辭典》:商量  拼音:shāng liang
1.交换意见。《西游记》第二三回:「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红楼梦》第八五回:「凭他是谁,打死了总是要偿命的。且商量怎么办才好。」
2.酝酿。宋。舒亶 菩萨蛮。真珠酒滴琵琶送词:「密叶似商量,向人春意长。」元。张可久 秦楼月。寻芳屦曲:「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也作「商略」。
3.估量、料想。宋。赵长卿〈蓦山溪。满城风雨〉词:「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也作「商略」。
《國語辭典》:无量(無量)  拼音:wú liàng
没有限量,没有止境。《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忘寝与食,非抚之也。」《文选。左思。蜀都赋》:「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
《國語辭典》:无量寿佛(無量壽佛)  拼音:wú liàng shòu fó
佛名。即阿弥陀佛。无量寿是阿弥陀的意译。
《國語辭典》:自量  拼音:zì liàng
度量己力。《晋书。卷九八。王敦传》:「群从所蒙,并过才分。导诚不能自量,陛下亦爱忘其短。」
《漢語大詞典》:体量(體量)
(1).禀性。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羣臣劝即尊号, 权 不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吴王 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 畏风”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奋 ( 满奋 )体量清雅,有曾祖 宠 之风。”
(2).气量;器度。旧唐书·高瑀传:“ 瑀 性宽和,有体量,为官虽无赫赫之誉,所至皆理,尤得士心,论者美之。”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而时士不察,遂谓学不知性,则无以明吾心之体量。”
(3).指建筑物的规模。如:整个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装修华丽,十分壮观。
(4).犹体谅。《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 狄希陈 在外一边挣,一边説道:‘二位哥体量我,到家就来。要扯了谎,就是个禽兽畜生!’”一本作“ 体谅 ”。
《漢語大詞典》:体量(體量)
体察衡量;实地考察。宋史·仁宗纪四:“﹝ 嘉祐 六年﹞七月乙酉, 泗州 淮水 溢。丙戌,詔 淮南 、 江 、 浙 水灾,差官体量蠲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辛卯,詔提点 京东路 刑狱司体量 石介 存亡以闻。”
《國語辭典》:较量(較量)  拼音:jiào liàng
1.以竞赛的方式来比较本领或实力的高下。宋。苏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诗:「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贵征辽事略》:「搦善射者来日对阵,较量弓马。」
2.计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见别人家算计利息,较量出入,孳孳作家的,便道龌龊小人,不足指数的。」《红楼梦》第七一回:「这费婆子倚老卖老,仗著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骂乱怨的出气。这边的人也不和他较量。」
《漢語大詞典》:量力
衡量人的力量和能力。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 息 有违言。 息侯 伐 郑 , 郑伯 与战於竟, 息 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 息 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试使 山 东之国,与 陈涉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彊使为是。” 清 顾易 《律陶》诗之六:“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謡。”
《國語辭典》:不量  拼音:bù liáng
不多加细思、考虑。《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明。唐顺之〈赠李司训迁官临安序〉:「今则不然,不量其人之能与不能也,率然授之为师。」
《漢語大詞典》:度量
(1).估计;思量。管子·形势解:“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汉书·晁错传:“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帐》评注引《诉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还是谁家的理短,谁家的理长。”
(2).犹度支。指规划计算(财政收支)。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
(3).测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寧可度量?”《参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难度量,把风尘提挈云霄上。”
《國語辭典》:度量  拼音:dù liàng
1.测量长短大小的工具。《周礼。夏官。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
2.限度。《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3.人能包容别人的限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也作「肚量」。
4.法规、法则。《管子。任法》:「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
《國語辭典》:度量  拼音:duò liáng
测量、测度。
《國語辭典》:雅量  拼音:yǎ liàng
1.从容恢宏的气度。《晋书。卷一二一。李寿载记》:「敏而好学,雅量豁然,少尚礼容,异于李氏诸子。」《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2.称人擅长饮酒为「雅量」。如:「他颇有雅量,每逢交际应酬,公司一定派他参加。」
《國語辭典》:量移  拼音:liàng yí
唐朝时贬逐远方的臣子,遇赦改近地安置,称为「量移」。后泛指职位迁换。《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唐。白居易 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國語辭典》:评量(評量)  拼音:píng liáng
1.评估考量。如:「每个月总公司都会派人来评量业绩。」
2.采用科学方法依据教育目标,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行为的一切设施。如:「评量工作是在学期结束时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