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六大营运中心(六大营运中心)  拼音:liù dà yíng yùn zhōng xīn
民国八十四年元月行政院拟订「发展台湾成亚太营运中心计画」,其中所提及的研发、营运、海运、金融、电信、媒体事业等六大营运中心。
《国语辞典》:国家风险评估(国家风险评估)  拼音:guó jiā fēng xiǎn píng gū
是国际金融、保险机构评估世界各国的信用。评等的结果由该国的经济和政治两大项综合判断而成。
《国语辞典》: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拼音:guó jì jīn róng zhōng xīn
至少拥有一个證券交易所,并具有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与机能的金融中心。
《国语辞典》:土地银行(土地银行)  拼音:tǔ dì yín háng
为调剂土地金融、发展农林渔牧事业及协助政府推行住宅、土地政策而设立的银行。
《国语辞典》:财政局(财政局)  拼音:cái zhèng jú
市或县政府所属的财政机构。掌理一市或一县的财务行政、税务行政、公产、公债、金融管理及其他地方财政事项。
《国语辞典》:融资(融资)  拼音:róng zī
1.资金融通。将资金贷款给需要者的行为,属借贷关系,必须偿还。融资方式有直接借贷和透过金融机构借贷。
2.股票术语。指證券商让投资人开立户头,以信用交易的方式,依公告利率垫款买进股票。
《国语辞典》:担保放款(担保放款)  拼音:dān bǎo fàng kuǎn
有担保品、保證人或有背书人的资金融通方式。
《国语辞典》:跑台子(跑台子)  拼音:pǎo tái zi
1.一种扒手集团的做案方式。常藉故分散被害人的注意,然后趁机扒窃财物,迅速离开现场。如:「惯窃跑台子的做法,很快就被眼尖的警卫识破了。」
2.专指在金融单位行窃的扒手。如:「警方研判,他刚从银行取出的钜款,可能被跑台子偷走了。」
《国语辞典》:受益人  拼音:shòu yì rén
1.保险上指投保人发生事故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2.金融贸易上指取得依照信用状条件开发汇票、或提示单證兑取信用状款项的人。多为卖方或出口商。
3.票据上载明的受款人。
《漢語大詞典》:对外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称。指投资者通过金融渠道向另一国投入资金,以获取利益的活动。投资者不参与对拥有股份或债权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无控制权。具体方式如:(1)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2)购买一国政府或企业的债券。
《國語辭典》:华尔街(華爾街)  拼音:huá ěr jiē
Wall Street
美国纽约市曼哈坦南端的一条街道。因许多金融机关设在此地,故常用做美国金融界的代称。
《漢語大詞典》:汇票庄(匯票莊)
即票号。旧时商人举办的金融流通机构,相当于后来的私营银行,一般办理汇兑、存款、放款三种业务。《老残游记》第三回:“﹝ 老残 ﹞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庄,叫个 日昌昇 字号,匯了八百两寄回 江南 徐州 老家里去。”
《國語辭典》:山西票号(山西票號)  拼音:shān xī piào hào
旧时一种类似银行的金融营业。总号设在京师,分号遍于各省市,所发汇票随处皆可汇付。因其任职人员多为山西人,故称为「山西票号」。也称为「山西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