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56,分211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穗
雕金
赤金
青金
筛金
金凤凰
金鹊
金灶
金霞
千金剑
金犀
行金
辟寒金
千金诺
销金帐
《漢語大詞典》:金穗
(1).喻指柳丝。 唐 许浑 《新柳》诗:“緑阴未覆长隄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唐 温庭筠 《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吹。”
(2).比喻灯花或烛花。 唐 韩偓 《生查子》词:“时復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漢語大詞典》:雕金
(1).刻镂的金饰。 南朝 梁 武帝 《龙笛曲》:“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南史·后妃传论:“花梁绣柱,雕金鏤宝。”
(2).比喻写作华美的文辞。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二:“鏤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
《國語辭典》:赤金  拼音:chì jīn
1.带赤色的纯金。
2.铜。《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分類:黄金
《漢語大詞典》:青金
(1).铅的别名。周礼·考工记·玉人:“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 孙诒让 正义引说文·金部:“铅,青金也。”《淮南子·墬形训》:“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
(2).铜矿石的一种,色青黑,可为砚。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淄州 淄州县 梓桐山 石门涧 有石曰青金,色青黑相杂,其文如铜屑,或云即自然铜也,理细密。 范文正公 ……知 青 ,遣石工取以为砚,极发墨,颇类 歙 石。今东方人多用之,或曰‘范公石’。”
(3).国画颜料名。红楼梦第四二回:“铅粉十四匣,胭脂十二帖,大赤二百帖,青金二百帖。”
(4).颜色名。红楼梦第四九回:“ 黛玉 换上掐金控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鹤氅,繫一条青金闪緑双环四合如意绦。”
《漢語大詞典》:筛金(篩金)
犹敲锣。《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军中不鸣鼓角,但筛金为号。”
《漢語大詞典》:金凤凰(金鳳凰)
(1).车辖之饰物。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汉 宣帝 以皁盖车一乘赐大将军 霍光 ,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輒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
(2).织物上的金色凤形图案。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瓏影。山枕隐穠妆,緑檀金凤凰。” 华锺彦 注:“金凤凰,枕之纹也。”亦省称“ 金凤 ”。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3).金制的凤凰形首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金凤凰:“ 周光禄 诸妓,掠鬢用鬱金油,傅面用龙消粉,染衣以沉香水。月终,人赏金凤凰一隻。” 唐 曹唐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遗情更説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亦省作“ 金凤 ”。 唐 温庭筠 《思帝乡》词:“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明谢谠《四喜记·琼英入宫》:“春牵意慵,春薰脸浓,春枝髻触摇金凤。”
(4).比喻美好的新事物。 亦杨 《嵖岈山飞出了金凤凰》:“瞧!你们都来了! 嵖岈山 可真是飞出了金凤凰啦!” 陆文夫 《围墙》:“设计所的到会者都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又出在鸡窝里!”《光明日报》1990.8.25:“这个远离大中城市的贫困山区的‘金凤凰’,兴旺的‘奥秘’就在于科技兴厂。”
《骈字类编》:金鹊(金鹊)
崔颢杂诗:罗袖拂金鹊,䌽屏照红妆。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李白代美又: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欲绝。
郯韶诗:金鹊香销月上迟,玉人扶醉写新词。
《國語辭典》:金灶  拼音:jīn zào
道家炼丹所用的炉灶。《陈书。卷二六。徐陵传》:「金灶之方,吾知其决。」南朝梁。江淹〈赠鍊丹法和殷长史〉诗:「方验参同契,金灶鍊神丹。」
分類:道士炼丹
《漢語大詞典》:金霞
(1).金色的霞光;彩霞。 唐 常建 《湖中晚霁》诗:“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敧影促犹频望。”
(2).额黄。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鈿深。” 华锺彦 注:“金霞,谓额黄也。古者女装匀面,惟施朱傅粉而已, 六朝 乃兼尚黄。”
《漢語大詞典》:千金剑(千金劍)
极贵重的剑。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坵墓。”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宗臣欲舞千金剑,追骑犹观七宝鞭。”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我有千金剑,经天决浮云。”
分類:极贵贵重
《漢語大詞典》:金犀
(1).神话传说中的金人。神异经·西荒经:“西方日宫之外有山焉,其长十餘里,广二三里,高百餘丈。皆大黄之金,其石殊美,不杂土石,不生草木。上有金人,高五丈餘,皆纯金,名曰金犀。”
(2).金印和犀角的剑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被我纯繢,带我金犀。” 李轨 注:“金,金印;犀,剑饰。”一说为黄金带钩。 汪荣宝 义疏:“《匈奴传》:‘赐黄金璽、玉具剑。’金即谓璽,则犀当是以犀角为剑饰也。然玉具剑摽、首、鐔、卫尽用玉为之,(彼《传》 孟康 注。)不得以角为饰…… 荣 谓犀者,犀毗之略。 孝文 前六年,遗单于服物有黄金犀毗一,见《匈奴传》。彼 颜 注云:‘犀毗, 胡 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曰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史记·匈奴列传作‘胥紕’,《索隐》云‘胥、犀声相近’,引 班固 与 竇宪 笺云‘赐犀比金头带’是也。然则金犀即黄金犀毗,谓带鉤,故云‘带我金犀’也。”
(3).黄金和犀角。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御赐金犀一簏,与他压惊。”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阿凤》:“卧榻徧饰金犀,光彩耀目,挂流苏帐。”
《漢語大詞典》:行金
犹行贿。贿赂。 明 高启 《杨孟汲字说》:“然以行金而得为大司农,论 魏其 武安 之事而无所别白,吾於是有慊哉!”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説者且以为行金而脱,继之开府秉鉞,以为 方叔 、 召虎 者,诚与前人不同。”
分類:行贿贿赂
《漢語大詞典》:辟寒金
相传 三国 魏明帝 时, 昆明国 进贡嗽金鸟,鸟吐金屑如粟。宫人争以鸟吐之金饰钗珮,谓之“辟寒金”。见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唐 许浑 《赠萧炼师》诗:“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鬆,醒时空对烛花红。”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守宫砂点臂犹红,衬阶苔履痕空緑,辟寒金照腕徒黄。”一说,嗽金鸟居于避寒台,故鸟所吐之金谓之“辟寒金”。参阅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一说,鸟不畏寒,故称。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
分類:昆明进贡
《漢語大詞典》:千金诺(千金諾)
语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 季布 一诺。”后以“千斤诺”指难得的、可贵的诺言。 清 吴伟业 《家园次罢官吴兴有感》诗之三:“枉殉千金诺,空酬一饭恩。”参见“ 千金一诺 ”。
《國語辭典》:千金一诺(千金一諾)  拼音:qiān jīn yī nuò
形容极重视信守诺言。参见「一诺千金」条。《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假使不依她这句话罢,慢讲她那性儿不肯干休,又何以全她那片孺慕孝心,圆我那句千金一诺。」
《國語辭典》:销金帐(銷金帳)  拼音:xiāo jīn zhàng
以金箔物装饰的床帐。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你这般当歌对酒销金帐,煞强如扫雪烹茶破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