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错乱(錯亂)  拼音:cuò luàn
杂乱无序。汉。孔安国〈书经序〉:「其馀错乱摩灭,弗可复知。」《三国演义》第五一回:「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馀合,仁败走,阵势错乱。」
《国语辞典》:精神错乱(精神错乱)  拼音:jīng shén cuò luàn
精神极度混乱的状态,如注意力无法保持、意识不清和认知状态的异常混乱。常合并出现错觉、妄想与幻觉。
《国语辞典》:颠倒错乱(颠倒错乱)  拼音:diān dǎo cuò luàn
顺序混乱倒置,毫无章法。《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菑」句下宋。朱熹。注:「不仁之人,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颠倒错乱至于如此。」
《國語辭典》:神经错乱(神經錯亂)  拼音:shén jīng cuò luàn
1.精神病所呈现的一种状态。
2.精神异常,思虑迷糊不清。如:「那是他酒醉、神经错乱时说的话,你别在意。」
《高级汉语词典》:颠倒
亦作“颠到”。颠倒;错乱
分类:颠倒
《國語辭典》:参错(參錯)  拼音:cēn cuò
交错不齐的样子。《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司马贞索隐引张晏曰:「时天下未定,参错变易,不可以年记,故列其月。」
《國語辭典》:混淆  拼音:hùn yáo
1.杂乱无别。《抱朴子。外篇。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也作「溷肴」、「溷淆」、「浑殽」。
2.扰乱观念、事物,使人无法分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布散谣言,混淆是非。」
《國語辭典》:纷乱(紛亂)  拼音:fēn luàn
杂乱。《汉书。卷一○○。叙传下》:「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纷乱,诸子相腾。」
《國語辭典》:差错(差錯)  拼音:chā cuò
1.错误。《抱朴子。外篇。清鉴》:「终如其言,一无差错。」《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2.意外的事故。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我若是有差错,有输亏,誓不还。」《西游记》第三一回:「他老子利害,有些差错,决不与你干休。」
《國語辭典》:舛讹(舛訛)  拼音:chuǎn é
差错、不正确。《三国志平话。卷上》:「后见公孙赞为事舛讹,再投吕布。」
分類:错乱错误
《漢語大詞典》:乖错(乖錯)
(1).谬误。 汉 王充 论衡·薄葬:“术用乖错,首尾相违,故以为非。” 唐 柳宗元 《辩列子》:“ 刘向 古称博极羣书,然其録列子,独曰 郑穆公 时人……何乖错至如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刘向叙列子:“余以中垒博极群书,不应乖错至是。”
(2).混乱;错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 张耳 陈餘 ,非不敦睦,至於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平王 东迁,文字乖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但其举动乖错,似得心疾。有持物欲售者,过其门必强纳之,索价即痛殴。”
(3).违背。晋书·乐志上:“光禄大夫 荀勖 以 杜夔 所制律吕,校太乐、总章、鼓吹八音,与律吕乖错。” 宋 王安石 《冲卿席上得作字》诗:“君恩忽推徙,所望颇乖错。”
《漢語大詞典》:错谬(錯謬)
错乱;错误。汉书·元帝纪:“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銓衡不平,则轻重错谬,斗斛不正。”清史稿·高宗纪三:“ 明瑞 、 阿桂 以办 乌什 事务错谬,褫职留任。” 胡适 《考作象棋的年代》:“述 中国 象棋的起源的一段,错谬百出,不值得一辩。”
《國語辭典》:错缪(錯繆)  拼音:cuò miù
1.差误、缪误。汉。王充《论衡。定贤》:「决错谬之言,定纷乱之事。」《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将从东方来者加增之也?何以错缪至是?」
2.杂乱的样子。《淮南子。原道》:「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
《漢語大詞典》:舛谬(舛謬)
亦作“ 舛繆 ”。
(1).差错;错误。 晋 郭璞 《〈山海经〉叙》:“其山川名号,所在多有舛谬,与今不同。”北史·韩麒麟传:“抄百餘人名,各读一徧,随即覆呼, 法抚 犹有一二舛谬, 显宗 了无误错。”旧唐书·德宗纪上:“得非刑法舛繆,忠良鬱湮,暴赋未蠲,劳师靡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我为汝作冰,有何舛谬?”
(2).悖谬;荒谬。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虽间有小疵,多不害大体;惟东西二 周 一节极其舛谬,深误学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其间意气之骄盈,议论之舛谬,概难枚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停止闰月:“然 光先 实於历法毫无所解,所言皆舛谬。”清史稿·高宗纪三:“左副都御史 孙灝 奏请明年停止巡幸,上斥其识见舛繆。”
(3).错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灾祥:“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五年三月,詔询诸贝勒:‘国人怨断狱不公,何以弭之?’ 岳托 奏:‘刑罚舛谬,实在臣等。’”
《國語辭典》:错迕(錯迕)  拼音:cuò wù
交杂。《文选。宋玉。风赋》:「耾耾雷声,回穴错迕。」唐。杜甫〈新婚别〉诗:「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