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内功(內功)  拼音:nèi gōng
拳术家蕴功于体内,不露形貌,练习时以运气使劲,坚实内膜为主。用于锻鍊身体内部的器官。
《漢語大詞典》:锤鍊(錘鍊)
亦作“ 锤炼 ”。
1.锻炼,磨炼。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饿乡之‘饿’,锤炼我这绕指柔钢。” 杨朔 《三千里江山》不是尾:“不用装大人,自自然然锤炼成大人了。”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去到祖国山南海北的广阔天地里锤炼红心。”
2.谓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之精炼、纯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皆奇警极矣,而以浑洒出之,全不见其锤鍊之迹。”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杜 诗锤炼精纯, 李 诗瀟洒落拓。” 秦牧 《语林采英·妙语如珠》:“不是从一个方面,而是从多方面来锤炼语言,就可以收到妙语如珠,佳句迭出了。”
《國語辭典》:锤鍊(錘鍊)  拼音:chuí liàn
1.冶金。如:「钢铁必经锤鍊,方能坚强。」
2.磨炼。如:「从艰难困苦中不断锤鍊,才能养成任劳吃苦的习惯、坚强刚毅的体魄、敏锐的知觉和正确的观念。」也作「锤炼」。
《漢語大詞典》:试练(試練)
(1).检试。 唐 刘宪 《上东宫劝学启》:“常人读书,拟干爵禄,事须精熟,乃堪试练。”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至於郡国僚吏,皆府主所署,版檄召用,至而授职,何尝宾贡,亦不试练。”
(2).指检验和锻炼。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他们虽非革命者,而身历了铁和火的试练,所以凡所描写的恐怖和战栗,兴奋和感激,易得读者的共鸣者其二。”
分類:检验锻炼
《漢語大詞典》:刻句
推敲锻炼词句。 宋 林逋 《诗匠》诗:“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漢語大詞典》:石锁(石鎖)
旧时练武用的器械。今用于体育锻炼。石制,状如旧式的锁,故名。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八:“在少年,他踢过梅花桩,摔过私跤,扔过石锁,练过形意拳,而没读过一本书。”
《漢語大詞典》:羽括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括,箭的末端。后因以“羽括”谓锻炼,磨砺。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云梦 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 宋 郑侠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父母教子勤,羽括而礪鏃。”
《漢語大詞典》:禀火(稟火)
承受火的锻炼。 南朝 齐 谢朓 《齐雩祭歌》之五:“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旧唐书·音乐志三》:“毓金为体,稟火成身。”
分類:承受锻炼
《漢語大詞典》:试炼(試煉,試鍊)
检验和锻炼。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十月革命开初,也曾有许多革命文学家非常惊喜,欢迎这暴风雨的袭来,愿受风雷的试炼。”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十:“我近来常从坏的文章中试炼自己的鉴赏力。” 老舍 《牛老爷的痰盂》:“真金不怕火炼,我的属员得经得住我的试炼。”参见“ 试练 ”。
試鍊:考验和锻炼。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今之事业晚成,生灵荼毒,固是众罪所召,亦是天公试鍊耳。”参见“ 试练 ”。
《漢語大詞典》:试练(試練)
(1).检试。 唐 刘宪 《上东宫劝学启》:“常人读书,拟干爵禄,事须精熟,乃堪试练。”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至於郡国僚吏,皆府主所署,版檄召用,至而授职,何尝宾贡,亦不试练。”
(2).指检验和锻炼。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他们虽非革命者,而身历了铁和火的试练,所以凡所描写的恐怖和战栗,兴奋和感激,易得读者的共鸣者其二。”
分類:检验锻炼
《漢語大詞典》:砻淬(礱淬)
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子行秽跡鄙,不侔於他士。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
《國語辭典》:冶炼(冶煉)  拼音:yě liàn
用焙烧、熔炼、电解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的金属。
《漢語大詞典》:陶炼(陶煉,陶鍊)
陶冶锻炼。 李大钊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史学能陶炼吾人于科学的态度。”
陶鍊:犹陶冶。 南唐 谭峭化书卷二:“陶鍊五行,火之道也!”参见“ 陶冶 ”。
分類:陶冶锻炼
《國語辭典》:陶冶  拼音:táo yě
1.制作陶器和冶金。汉。王充《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
2.陶匠和铸工。《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3.教化裁成。《淮南子。俶真》:「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宋。黄庭坚 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4.修养品格。如:「陶冶性情」。唐。杜甫解闷〉诗一二首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國語辭典》:下腰  拼音:xià yāo
1.将钱攒进腰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原想著这是点外财儿,这头儿要了两吊,那头儿说了四百,一吊六百文是捲稳的下腰了。」
2.一种武技,上身尽力向后弯曲。
《國語辭典》:锤鍊(錘鍊)  拼音:chuí liàn
1.冶金。如:「钢铁必经锤鍊,方能坚强。」
2.磨炼。如:「从艰难困苦中不断锤鍊,才能养成任劳吃苦的习惯、坚强刚毅的体魄、敏锐的知觉和正确的观念。」也作「锤炼」。
《漢語大詞典》:锻锡(鍛錫)
(1).古时锻炼金属时掺锡。韩非子·显学:“夫视锻锡而察青黄, 区冶 不能以必剑。” 王先慎 集解:“冶剑必锻以锡,然色之青黄,仍不能决其剑之利钝。”
(2).指冶炼锡。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先锻锡方广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盐和灰汁,令如泥,以涂锡上。”
《漢語大詞典》:护练(護練)
谓保护和锻炼身体。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穷边苦寒,乞加护练,不任恳激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