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镇御(鎮禦)
镇守治理。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以 方叔 、 召虎 之臣镇御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晋书·琅邪王伷传:“代 卫瓘 镇 下邳 。 伷 镇御有方,得将士死力, 吴 人惮之。”
镇守防御。 唐 贾至 《授韩洪山防御史制》:“或谋府冲深,才膺镇御。”
《漢語大詞典》:镇辑(鎮輯)
镇守安抚。元史·文宗纪:“仍命 豫王 阿剌特纳失里 分兵,给 探马赤 三百、 乞赤伯 三百,共守一岁,以镇辑之,餘军皆遣还所部。”
分類:镇守安抚
《漢語大詞典》:镇臣(鎮臣)
镇守地方的官员。 清 刘銮 《五石瓠·烟火》:“ 万历 、 崇禎 以来,诸緹帅镇臣製造烟火,价有近千金者。”清史稿·食货志一:“然 臺湾 自歷任镇臣创庄招佃,往往侵据民、番地。”
分類:镇守官员
《漢語大詞典》:防主
南北朝 职官名。专为镇守一城以防变故而设。至 隋 唐 府兵制度中的防主,则为低级军官名,在副将军之下,团主之上。周书·权景宣传:“ 孝閔帝 践阼,徵为司宪中大夫,寻除 基 、 鄀 、 硤 、 平 四州五防诸军事、 江陵 防主,加大将军。”周书·魏玄传:“二年,进爵为侯。除 白超 防主。”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驻防将军
《漢語大詞典》:阃职(閫職)
指镇守一方的将帅的职任。 唐 白居易 《祭张敬则文》:“自膺閫职,益茂勋猷,惠葺疲氓,威吞黠虏,一方膏雨,千里长城。”
《漢語大詞典》:填临(填臨)
镇守统领。 宋 曾巩 《节度加宣徽制》:“填临塞路,总领兵防,班籍联于辅臣,谋画参于国论。”
分類:镇守统领
《漢語大詞典》:镇捍(鎮捍)
亦作“ 镇扞 ”。 镇守捍卫。宋书·刘勔传:“加 勔 使持节、领军,置佐史,镇扞 石头 。”魏书·高树生传:“以 树生 有威略……令率劲勇,镇捍旧蕃。”《旧唐书·褚遂良》:“皇子幼年,或授刺史,陛下岂不以王之骨肉,镇扞四方?”
分類:镇守捍卫
《漢語大詞典》:镇统(鎮統)
(1).镇守统辖。三国志·魏志·徐宣传:“今当远征,而此方未定,以为后忧,宜得清公大德以镇统之。”晋书·李特载记:“推 特 行镇北大将军,承制封拜,其弟 流 行镇东将军,以相镇统。”
(2). 清 代军队编制中“镇”的长官。也称统制。
《漢語大詞典》:进镇(進鎮)
进驻镇守。晋书·朱序传:“又监 兗 青 二州诸军事、二州刺史,将军如故,进镇 彭城 。”
分類:进驻镇守
《漢語大詞典》:后镇(後鎮)
居后镇守的人。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晋书·宣帝纪:“ 张郃 劝帝分军住 雍 、 郿 为后镇。”
分類:镇守
《漢語大詞典》:填卫(填衛)
镇守,守卫。填,通“ 镇 ”。 宋 曾巩 《饮归亭记》:“今尉之校射不比乎礼乐而贵乎技力……其幸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
分類:镇守守卫
《漢語大詞典》:镇控(鎮控)
镇守控制。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 湘 汉 者也。”
分類:镇守控制
《国语辞典》: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  拼音:dà yì shī jīng zhōu
三国蜀将关羽镇守荆州时,出兵攻打曹操,以至荆州没有严密的防守,而被孙权趁机袭取。见《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后用来比喻因一时疏忽,造成重大损失。如:「他在这场比赛中,过于轻敌,以致大意失荆州,拱手将胜利送给对手。」
《漢語大詞典》:东南一尉,西北一候(東南一尉,西北一候)
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汉书·扬雄传下:“今大 汉 左 东海 ,右 渠搜 ,前 番禺 ,后 陶涂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会稽 东部都尉也。 敦煌 、 玉门关 候也。”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当今 鹿臺 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 华山 ……政须东南一尉,立於 比景 之南;西北一候,置於 交河 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