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中阴(中陰)
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一》:“此中阴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则生煖水之中,口常乾燥,如触灰汁,以本业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 商诺迦 缚娑 者, 阿难 弟子也,在光身中,以设诺迦草衣,於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恆服此衣,以最后身,从胎俱出。” 章炳麟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诗:“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骈字类编》:阴散(阴散)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诗:阴散陈仓北,晴薰太白巅。 王湾诗:阊阖暝阴散,钩陈爽气凝。白居易诗: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骈字类编》:阴苔(阴苔)
唐 皮日休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老柏浑如疥,阴苔忽似胶。
《骈字类编》:阴附(阴附)
战国策:宫他谓周君曰:宛恃秦而轻晋,秦饥而宛亡;郑恃魏而轻韩,魏攻秦而郑亡;邾、莒亡于齐,陈、蔡亡于楚。此皆恃援国而轻近敌也。今君恃韩、魏而轻秦,国恐伤矣。君不如使周最阴附于赵以备秦,则不毁。
《骈字类编》:阴见(阴见)
杜甫散愁诗: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又战国策:智伯阴结韩魏伐赵。三国之兵围晋阳三年,财食将尽,士卒病羸。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史记孙子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 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骈字类编》:阴胜(阴胜)
汉书天文志: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素问:阴胜则阴病,阳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骈字类编》:川阴(川阴)
南北朝 何承天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十一 雉子游原泽篇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骈字类编》:阴肆(阴肆)
宋史贾黯传:旨从中出,不因臣下弹奏。恐自此贵幸近习。言一得入。则将阴肆谗毁。害及善良。不可不察。
《骈字类编》:阴求(阴求)
史记伍子胥传: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太子建之子胜者,在于吴吴王夫差之时,楚惠王欲召胜归楚,叶公谏曰:胜好勇而阴求死士,殆有私乎?惠王不听,遂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曰白公。
又佞幸传: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自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悦焉。
又佞幸传: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自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悦焉。
《韵府拾遗 径韵》:阴磴(阴磴)
薛蕙诗:阴磴穿云下,云犹领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