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阴律(陰律)
(1).阴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詹鍈 义证:“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 唐 骆宾王 《晚泊江镇》诗:“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唐 裴度 《至日登乐游园》诗:“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参见“ 阴气 ”。
(2).即阴吕。《宋史·乐志四》:“阴穷则归本,故应鐘自生阴律;阳穷则归本,故仲吕自归阳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参见“ 阴吕 ”。
(3).迷信指阴间律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鬼神之责人,一二行事之失,犹可以善抵,至罪在心术,则为阴律所不容,今生已矣,勉修未来可也。”
(2).即阴吕。《宋史·乐志四》:“阴穷则归本,故应鐘自生阴律;阳穷则归本,故仲吕自归阳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参见“ 阴吕 ”。
(3).迷信指阴间律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鬼神之责人,一二行事之失,犹可以善抵,至罪在心术,则为阴律所不容,今生已矣,勉修未来可也。”
《骈字类编》:岱阴(岱阴)
诗齐风疏:齐者,太师吕望所封之国也。其地少皞爽鸠氏之墟,在禹贡青州岱岭之阴,潍、淄之野,都营丘之侧。于公羊卫侯朔出奔齐。传: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注,越犹走也。岱,岱宗泰山也。山北曰阴。先言岱阴,后言齐者,明名山大泽不以封诸侯,以为天地自然之利,非人力所能加,故当与百姓共之。传著朔在岱阴者,明天子当及是时,未能交连五国之兵,早诛之于管子。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 纪垂。
《骈字类编》:冬阴(冬阴)
素问见夏阳下。
《骈字类编》:阴泽(阴泽)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扬袂风山,举袖阴泽。
《骈字类编》:阴关(阴关)
唐 张蠙 登单于台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骈字类编》:阴取(阴取)
史记李斯传: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