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降服  拼音:jiàng fú
1.释服谢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惧,降服而囚。」晋。杜预。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谢之。」
2.衣著朴素。《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晋。杜预。注:「降服,素服也。」《国语。晋语五》:「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乘缦,不举。」
3.旧时指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若已过继给他人,则对于亲生父母只服一年之丧。
《漢語大詞典》:降物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國語辭典》:降服  拼音:xiáng fú
投降、屈服。《汉书。卷八。宣帝纪》:「夏五月,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酋非首。」《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馀万众束手降服。」
《國語辭典》:输诚(輸誠)  拼音:shū chéng
1.表示真诚。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筳篿巫志怪,香火婢输诚。」
2.表示降服之意。如:「中国在唐代时国势鼎盛,西域各小国纷纷派遣特使向中国输诚。」
《國語辭典》:纳款(納款)  拼音:nà kuǎn
1.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南朝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
2.缴纳款项。如:「请你到二号匮台纳款。」
分類:归顺降服
《國語辭典》:北首  拼音:běi shǒu
北向。《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南背国门,北首山园。」唐。李善。注:「广雅曰:『首,向也。』」
《國語辭典》:降伏  拼音:xiáng fú
1.降服、制伏。《红楼梦》第四四回:「他日后得罪了你,我自然也作主,叫你降伏就是了。」
2.已投降的人。《抱朴子。内篇。微旨》:「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贤者,诛戮降伏。」
《國語辭典》:屈服  拼音:qū fú
1.曲折起伏。《庄子。大宗师》:「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2.低头服输。《后汉书。卷四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宋均》:「彊者为雄,弱即屈服。」也作「屈伏」。
《漢語大詞典》:鼠伏
(1).谓如鼠伏地,隐踪躲藏。《汉书·萧望之传》:“如使 匈奴 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闕於朝享,不为畔臣。”
(2).比喻降服。旧唐书·裴度传:“故 承宗 求援於 田弘正 ,由 度 使客讽动之,故兵不血刃,而 承宗 鼠伏。”
《漢語大詞典》:受服
(1).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易·讼:“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孔颖达 疏:“以其因讼得胜,受此锡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论功慙八柱,受服欲三褫。”参阅 李镜池 周易通义
(2).接受归顺。左传·昭公七年:“ 公孙晳 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
(3).降服。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 , 齐 师受服。”
(4).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殇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殤服无受。”
《漢語大詞典》:卑服
(1).使衣服粗劣,穿粗劣的衣服。尚书·无逸:“ 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 孔 传:“ 文王 节俭,卑其衣服。”一说谓从事卑贱之事。参阅 清 弁庭 《同文尚书·无逸之训》
(2).降服。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 吴王 曰:‘我卑服 越 ,有其社稷, 句践 既服为臣,为我驾舍却行马前,诸侯莫不闻知。’”
(3).恭顺。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十四年三月, 景 又遣司空 孙晟 、礼部尚书 王崇质 奉表,辞益卑服, 世宗 犹不答。”
(4).低微的职位。 明 归有光 《送夹江张先生序》:“至於仁人志士,不幸偃騫於卑服,竭力以行其所志,而蒙恩者交口赞颂,上之人犹掩耳弗闻。”
《漢語大詞典》:降款
(1).犹降服。陈书·吴明彻传:“ 明彻 总统众军十餘万,发自京师,缘 江 城镇,相续降款。”魏书·裴陀传:“蛮首 田盘石 、 田敬宗 等部落万餘家,恃众阻险,不宾王命,前后牧守虽屡征讨,未能降款。”
(2).降书。 宋 陆游 《胡无人》诗:“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 魏 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
分類:降服
《漢語大詞典》:黜伏
斥退;降服。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 孔 传:“ 桀 知其罪,退伏远屏。” 宋 沈辽 《南岩导师赞》:“大江之涘,有蛟为孽,无有善淫,舟舫联没,师为黜伏,龙洲始謐。”
分類:斥退降服
《國語辭典》:交臂  拼音:jiāo bì
1.拱手。多表示恭敬、降服。《战国策。魏策二》:「魏不能支,交臂而听楚。」《南齐书。卷三八。萧赤斧传》:「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2.旧时罪犯双手被交叉绑在背后,称为「交臂」。《庄子。天地》:「睆睆然在缠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守相有罪,车驰诣阙,交臂就死。」
3.胳臂靠著胳臂。表示亲近、接近。《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乃骈马交臂相加,笑语良久。」宋。苏轼〈夜值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居。」
4.比喻知心的朋友。南朝宋。谢灵运〈感时赋〉:「相物类以迨已,闵交臂之匪赊。」唐。骆宾王 与博昌父老书:「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
《國語辭典》:降下  拼音:jiàng xià
落下。如:「因这次降下太多冰雹,造成农作物损失惨重。」
《國語辭典》:系颈(係頸)  拼音:xì jǐng
将绳子套在颈上,表示等候降罪。《文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高帝元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也作「系颈」。
《國語辭典》:系颈(繫頸)  拼音:xì jǐng
将绳子套在颈上,表示等候降罪。《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也作「系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