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弭翼
收敛羽翼。喻隐退。《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梟鴞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王逸 注:“言贪狼之人并进成郡,廉洁之士敛节而退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怡颜高览,弭翼凤戢。託跡 黄老 ,辞世却粒。”《宋书·江夏王刘义恭传》:“是以潜虬耸鳞,佇利见之期;翔凤弭翼,应来仪之感。”
《漢語大詞典》:隐业(隱業)
供隐退安居之用的产业。如田亩之类。南齐书·王秀之传:“ 秀之 常云位至司徒左长史,可以止足矣。 吴兴郡 隐业所在,心愿为之。到郡脩治旧山,移置輜重。” 明 李东阳 《南隐楼记》:“而 景荂 世守隐业,至迁其居而不失。”
《漢語大詞典》:隐录(隱録)
谓从簿录上消失。指隐退不仕。 宋 梅尧臣 《寄光化退居李晋卿》诗:“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録。”
《國語辭典》:韫椟而藏(韞櫝而藏)  拼音:yùn dú ér cáng
比喻怀才不用。参见「韫椟」条。《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此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國語辭典》:韫椟(韞櫝)  拼音:yùn dú
韫,收藏。椟,匣子。韫椟比喻怀才不用。语出《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漢語大詞典》:韬鳞(韜鱗)
鱼潜于深水。比喻人隐退深藏。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羣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韜鳞括囊。”
《漢語大詞典》:韬邈(韜邈)
谓隐退远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策 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歆 既无 夷 皓 韜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
分類:隐退
《国语辞典》:飞遁离俗(飞遁离俗)  拼音:fēi dùn lí sú
隐退而远离尘俗。《文选。曹植。七启》:「飞遁离俗,澄神定灵。」也作「飞遁离俗」、「肥遁鸣高」。
《国语辞典》:接舆歌凤(接舆歌凤)  拼音:jiē yú gē fèng
楚国狂人接舆作歌讥讽孔子在乱世不隐退的故事。见《论语。微子》。后比喻政治腐败混乱,而含有隐退、避世的意思。汉。扬雄《法言。渊骞》:「欲去而恐罹害者也,箕子之洪范,接舆之歌凤也哉。」
《國語辭典》:功成身退  拼音:gōng chéng shēn tuì
功业成就后,就退休归隐。《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无与为比。」也作「功遂身退」、「身退功成」。
分類:自身隐退
《漢語大詞典》:出处语默(出處語默)
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语本《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一能之士,各贡所长,出处语默,勿彊相兼。” 唐 牛僧孺 《养生论》:“可而仕,否而退,是养生於出处语默之间者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有德:“君子之道,出处语默之不齐,命官取友之无党,高明沉潜之相济,中道之矩,神化之所以行也。”参见“ 出处 ”。
《國語辭典》:出处(出處)  拼音:chū chǔ
语本《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指去就进退,出仕和隐退。汉。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 送石处士序:「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
《國語辭典》:出处(出處)  拼音:chū chù
1.典故文词之类的来源、根据。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晋张望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2.物品的出产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著实是个行家。」
《漢語大詞典》:出处进退(出處進退)
出仕或隐退。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 箕山 之侧与 潁水 之湄。”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呜呼!公之出处进退比之 子房 ,岂不明白正大,伟然大丈夫之所为哉!”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惟一钱莫名,无所运动,出处进退,颇令此心难决耳!”
分類:出仕隐退
《國語辭典》:角巾私第  拼音:jiǎo jīn sī dì
穿著隐士服装,閒居家中。比喻功成身退。《晋书。卷四二。王浚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
《漢語大詞典》:沦退(淪退)
退避,隐退。南史·徐勉传:“其制开九品为十八班,自是贪冒苟进者以财货取通,守道沦退者以贫寒见没矣。”
分類:退避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