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9,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雅奏
雅言
典雅
雅会
三雅
雅淡
雅爱
雅度
古雅
雅健
雅相
雅调
雅故
雅致
雅素
《漢語大詞典》:雅奏
(1).典雅的乐曲。 唐 王邕 《湘灵鼓瑟》诗:“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金松岑 《心声》:“涤荡筦絃之淫听,张皇金石之雅奏。”
(2).指高雅的文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诗:“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
《國語辭典》:雅言  拼音:yǎ yán
1.旧指共通的标准语。《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2.正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课,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國語辭典》:典雅  拼音:diǎn yǎ
1.高雅而不鄙俗。多用于文章。《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本部院访得天长县儒学生员杜仪,品行端醇,文章典雅。」
2.坟典雅颂等上古的典籍。《文选。马融。长笛赋序》:「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
《國語辭典》:雅会(雅會)  拼音:yǎ huì
高雅的聚会。如:「今晚高朋满座,诚属雅会!」也作「雅集」。
《漢語大詞典》:三雅
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 刘表 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明 袁宗道 《顾仲方画山水歌》:“朝朝暮暮停车马,娇歌急管催三雅。” 清 周亮工 《寄闽南江云客》诗:“难从酒伴浮三雅,自解诗囊咏《七哀》。”
分類:酒器
《國語辭典》:雅淡  拼音:yǎ dàn
高尚清淡。《儒林外史》第一○回:「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
《漢語大詞典》:雅澹
亦作“ 雅淡 ”。
(1).高雅恬静。 南朝 陈 徐陵 《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丰神雅澹,识量宽和。”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容仪艷逸,言旨雅澹。”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遂造诸乐……然其声雅澹,不为时所好。”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十回:“只见 木生 已上楼梯,身后跟着一个倌人,身材娇怯,丰神雅淡。”
(2).高尚淡泊。北史·陆俟传:“ 珍 子 旭 ,性雅澹,好纬候之学。”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本性雅淡。”《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你看他志趣雅淡纯是古,那裡有半点轻狂露舌尖。”
(3).雅致素净。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珠翠丛中长大,倒堪雅淡梳妆。”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照面盆为镜,谁怜雅澹梳妆。”红楼梦第八回:“﹝ 宝釵 ﹞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國語辭典》:雅爱(雅愛)  拼音:yǎ ài
感谢他人爱护的敬辞。《老残游记》第三回:「宫保雅爱,甚为感激。」
《漢語大詞典》:雅度
(1).正度,国家规定的法度。晋书·张茂传:“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实非士女所望於明公。”
(2).高雅的风度。 南朝 梁 沈约 《怀旧诗》之九:“ 豫州 怀风范,绰然标雅度。”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约》:“ 约 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尝闻贤人君子之涉世,即居仕路中吐握风云,亦宜有山水之雅度,如老先生今日是也。”
(3).高雅的度量。 晋 孙绰 《颍州府君碑》:“君天纵杰迈,奇逸卓犖,茂才亮拔,雅度恢廓。” 唐 王勃 《三国论》:“然 备 数困而意不折,终能大启西土者,其惟雅度最优乎?” 宋 苏轼 《与人书》之四:“恃公雅度阔略细谨耳,然亦皇恐不可言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谁知他竟无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师的学识雅度。”
《國語辭典》:古雅  拼音:gǔ yǎ
古朴雅致。《常语搜。卷二。雅类。古雅》:「魏钟繇善书,古雅有馀。」
《國語辭典》:雅健  拼音:yǎ jiàn
雅正遒劲。《新唐书。卷一六八。柳宗元传》:「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分類:典雅刚健
《漢語大詞典》:雅相
体面;好看。如:快别这样干,叫人看见多不雅相。
分類:体面好看
《漢語大詞典》:雅调(雅調)
(1).雅乐。《宋书·乐志四》:“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 唐 张濛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
(2).高雅的韵调或格调。 唐 朱湾 《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毛泽民 词,意境不深,间有雅调。”
(3).高雅有才情。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长洲 惠茂卿 ,善鼓琴,别号 桐庵 ,清醇雅调,善与人交。”
《國語辭典》:雅故  拼音:yǎ gù
1.向来、平昔。《史记。卷五一。荆燕世家》:「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
2.老友、旧友。《新唐书。卷一○六。卢承庆传》:「父赤松,为河东令,与高祖雅故。」
3.文章典实。《汉书。卷一○○。叙传下》:「函雅故,通古今。」唐。颜师古。注:「张晏曰:『包含雅训之故,及古今之语。』」
《國語辭典》:雅致  拼音:yǎ zhì
风雅的意兴。《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名节殊涂,雅致同趣。」
《國語辭典》:雅致  拼音:yǎ zhi
高雅、秀逸的意趣。大多指风景或颜色、装饰等。如:「这房间虽无贵重摆设,却布置得十分雅致。」
《國語辭典》:雅致(雅緻)  拼音:yǎ zhì
美观而不落俗套。如:「这房间布置得很雅致。」
《國語辭典》:雅素  拼音:yǎ sù
1.平生、平素。《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考迹雅素,审知白黑。」
2.故旧之交。《汉书。卷八一。张禹传》:「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
3.恬淡的节操。《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增修雅素以命下国,逡俭隆约以矫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