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献笑(獻笑)
(1).露出笑容。庄子·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 陈鼓应 注:“形容内心适意自得而於自然中露出笑容。”
(2).犹见笑。被人笑话。《梁书·刘孝绰传》:“既闕 子幼 南山 之歌,又微 敬通 渭水 之赋,无以自同献笑,少酬褒诱。” 宋 朱熹 《〈楚辞后语·目录〉序》:“《高唐》卒章,虽有‘恩万方,忧国害,开圣贤,辅不逮’之云,亦屠儿之礼佛,倡家之读耳,几何其不为献笑之资,而何讽一之有哉!”
(3).故作笑容以取悦于人。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之八:“献笑果不情,貌亲初不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见一个娼妇,站在门首献笑,好生面善。”
《國語辭典》:显出(顯出)  拼音:xiǎn chū
表现、表露出来。如:「他的话前后不一,早已显出破绽。」
《漢語大詞典》:踏水
亦作“蹋水”。
(1).临水;傍水。 唐 韩翃 《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唐 无名氏 《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唐 韩偓 《玩水禽》:“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2).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 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
(3).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军,被妖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脚踏水车戽水。 宋 辛弃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词:“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煑纤鳞。” 清 祝咸章 《踏车行》:“卖来卖去苦钱水,僱人踏水无昏晓。” 清 陈均 《踏车叹》:“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晓声 《流水汩汩》:“你们年轻人连水都没有踏过,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漢語大詞典》:先露
分娩时胎儿首先露出子宫口的部位。例如:头先露;臀先露。
《國語辭典》:呈文  拼音:chéng wén
百姓向官府、或下级对上级所呈的公文。也称为「呈子」。
《國語辭典》:明显(明顯)  拼音:míng xiǎn
明白显露。《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漢語大詞典》:骨出
骨头露出来。形容消瘦。《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五》:“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唐 李贺 《恼公》诗:“心摇如舞鹤,骨出似飞龙。”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桌上的烛火尚有馀光,‘死’却已经近来,伸开他骨出的手,抱住了弱小的孩子。”
《漢語大詞典》:露日
露出云层的太阳。 唐 戴叔伦 《江行》诗:“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
《漢語大詞典》:作喜
变作笑脸,露出喜色。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迂仙别记》:“便回面作喜,拾子更着。”
《國語辭典》:露底  拼音:lòu dǐ
泄露底细、真相。如:「都是他不小心,才会使我们露底。」
《漢語大詞典》:右袒
(1).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汉书·高后纪:“ 勃 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皆左袒。”后以“右袒”表示倒向不义者一方。 宋 岳珂 《百韵诗》:“虏焰犹繁炽, 吴 都忽震惊。东巡传警蹕,右袒半公卿。” 清 李渔 《义士李伦表传》:“詎意集众之令未下,而所属文武已先易服以示右袒。”
(2).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佛教礼仪之一。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佛出於世,因而为教。明所行不左,故应右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时 三菩伽 於众中右袒长跪,扬言曰:‘众无譁!钦哉,念哉!’”
《國語辭典》:口风(口風)  拼音:kǒu fēng
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含意及倾向。如:「他俩口风很紧,没人知道他们何时结婚。」《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你说的话,没有一些儿口风,教我如何去回复右丞。」《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國語辭典》:口气(口氣)  拼音:kǒu qì
1.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馀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也称为「口过」、「口臭」。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也称为「口吻」。
3.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也称为「口音」。
4.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也称为「口音」、「口吻」。
《国语辞典》:发皓齿(发皓齿)  拼音:fā hào chǐ
露出洁白的牙齿。也借指开口唱歌。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之二:「雅步袅纤腰,巧笑发皓齿。」《老残游记》第二回:「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國語辭典》:泄露  拼音:xiè lù
将消息或秘密向人透露。如:「这件事已列为最高机密,不可以随便泄露。」
《國語辭典》:泄露(洩露)  拼音:xiè lù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如:「泄露秘密」、「泄露消息」。也作「泄漏」、「泄漏」。
《漢語大詞典》:言表
指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数诗词旨精深,音节悲壮,凄凉感慨之意,溢於言表,读之犹使人惻然。”《花月痕》第二回:“此诗飘飘欲仙,然抑鬱之意见於言表。”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此其言表,与 震旦 谋新之士,大号兴学者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