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72,分17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魂来枫叶青
子敬青毡(又作:家传青毡 ...)
太乙青藜光(又作:青藜)
从事到青州(又作:从事青州 ...)
丹青
丹青变丑妍
丹青图画飞去无踪
河畔青青草(又作:青青河畔草)
青牛
点青钱
吊客青蝇(又作:吊青蝇 ...)
青帝(又作:青皇)
傍青门(又作:卜隐青门 ...)
屋下流水,屋上青山(又作:流水青山屋上下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
自致青冥上(又作:自致青云上 ...)
典故
楚臣伤江枫
 
魂来枫叶青

相关人物
屈原


《楚辞》卷九《招魂》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东汉·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润枫木,使之茂盛。伤己不蒙君惠,而身放弃,曾不若树木得其所也。」

例句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李白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杜甫 梦李白二首之一

典故
一语不谈俗事
 
偷儿恕毡
 
传家物
 
子敬毡
 
子敬青毡
 
家传青毡
 
床头毡
 
恕青毡
 
恋青毡
 
故物毡
 
毡取盗
 
王家旧物
 
旧物青毡
 
旧青毡
  
青毡旧
 
青毡旧物

相关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王操之
 
王献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徽之子)王献之〉~204~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摴蒱,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裴子语林》~39~
王子敬在斋中卧,偷入斋取物?装,一室之内,略无不尽。子敬卧而不动,偷遂复登厨,欲有所觅。子敬因呼曰:『偷儿,石漆毡,是我家旧物,可特置不?』于是群贼始知其不眠,悉置物惊走。

简释

青毡:喻先祖遗物,或喻旧业。唐卢纶《寄郑七纲》:“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例句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卜羡君平杖,偷存子敬毡。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杜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卢纶 寄郑七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典故
吹藜
 
太乙吹藜火
 
太乙真人夜伴
 
太乙青藜光
 
汗简雠天禄
 
然藜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刘向〉~239~
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黑衣,植青藜之杖,扣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赫然火出,因以照向,具说开辟以前。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辞说繁广,向乃裂裳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向请问姓名。云:「我太一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教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向子歆,从向授其术,向亦不悟此人也。
典故 
平原酒邮
 
从事到青州
 
从事督邮
 
从事青州
 
督邮风味
    
青州酒
 
青齐
 
风流从事入青州
 
齐郡酒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术解〉~708~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简释

青州从事:咏酒。唐皮日休《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


例句

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 皮日休 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

青州从事来偏熟,泉布先生老渐悭。 韦庄 江上题所居

典故

《盐铁论》〈相刺〉
天设三光以照记,天子立公卿以明治。故曰:公卿者,四海之表仪,神化之丹青也。上有辅明主之任,下有遂圣化之事,和阴阳,调四时,安众庶,育群生,使百姓辑睦,无怨思之色,四夷顺德,无叛逆之忧,此公卿之职,而贤者之所务也。

例句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纶綍谋猷盛,丹青步武亲。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

典故
丹青变丑妍
  
毛延寿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毛延寿
 
王嫱


《西京杂记》卷二~075~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赀,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丑好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据此则画工之图后宫乃平日,而非匈奴求美人时。且毛延寿亦众中之一人,又其得罪以受赂,而不特以昭君也。后来诗人谓匈奴求美人,乃使画工图形,而又但指毛延寿一人,且没其受赂事,失之矣。

例句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 于阗采花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杜牧 奉陵宫人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 杜甫 能画

典故
丹青图画飞去无踪

相关人物
顾恺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巧蓺〉~79~
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恺之尤好丹青,妙绝于时。曾以一厨画寄桓玄,皆其绝者,深所珍惜,悉糊题其前。桓乃发厨后取之,好加理。后恺之见封题如初,而画并不存,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如人之登仙矣。』」
典故
河畔青青草
 
盈盈女
 
荡子不归
 
青青河畔草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4~
〈古诗十九首〉其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唐·李善注引《广雅》曰:「嬴,容也。盈与嬴同,古字通。」

例句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韩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

典故
道士牛
 
相关人物
老子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例句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岑参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白马高谈去,青牛真气来。 王勃 散关晨度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雍裕之 四色

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

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

典故
满眼杨花化白毯
 
点青钱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绝句漫兴九首〉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点溪荷叶叠青钿】【点溪荷叶累青钱】【点溪荷叶累青钿】。笋根稚子无人见【笋根雉子无人见】【竹根稚子无人见】【竹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典故
吊仲翔
 
吊客青蝇
 
吊青蝇
 
青蝇吊
 
青蝇吊客

相关人物
虞翻


《艺文类聚》卷四十〈礼部下·吊〉~728~
《别传》曰:翻放弃南方,自恨疏斥。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

简释

青蝇吊:用以悼亡。清王士禛《望剑州怀乔文衣》:“太息青蝇吊,交州几岁还?”

典故
太乙东皇
 
东君力
   
东皇司春
  

《艺文类聚》卷三〈岁时部上·春〉~40~
《易纬通卦验》曰: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此正气出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万物华而不实,人民疾热,应在其冲。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0~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汉·王逸注:「溘,奄也。春宫,东方青帝舍也。」
《太平御览》卷十八〈时序部三·春上〉~29~
《月令》曰:「正月之节,日在虚,昏昂中,晓心中,斗建寅位之初,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注:「昔太皞氏以木德继天而王,故为春帝。」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皇太一〉~57~
汉·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88~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例句

青帝于君事分偏,秾堆浮艳倚朱门。 唐彦谦 牡丹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尚颜 除夜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 李咸用 春风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罗隐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青帝东来日驭迟,煖烟轻逐晓风吹。 韦庄 立春

红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园看落残。 齐己 湘中春兴

典故
五色东陵瓜
  
傍青门
 
卜隐青门
  
城东瓜
 
守瓜垄
 
寂寞种瓜
 
手种瓜圃
   
故侯瓜圃
 
东门瓜
 
东陵五色
  
东陵梦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晦迹
  
东陵种瓜
 
东陵老
 
无田种瓜
 
瓜垄访故侯
 
瓜田故侯
 
瓜荒
 
瓜送东陵
  
种瓜五色
 
种瓜侯
 
种瓜东门
 
芸瓜
 
觅故侯
 
卖瓜侯
 
邵平
 
邵平不见
  
邵平东陵
  
邵平瓜圃
  
邵平种
 
邵生瓜田
 
锄瓜士
 
隐故侯
 
青门五色瓜
   
青门种瓜
 
相关人物
召平

参考典故
青门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五亩园中秀野
 
屋下流水,屋上青山
 
流水青山屋上下
  
花竹秀野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

相关人物
苏轼


《苏轼诗集》卷十五〈司马君实独乐园〉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
典故
自致青冥上
 
自致青云上
 
青云人
   
青云志应
   
青云自致
  
飞上青云
 
魏雎张禄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243~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例句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刘沧 看榜日

绿绶便当身是贵,青霄休怨志相违。 刘沧 送友人罢举赴蓟门从事

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刘沧 长安冬夜书情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刘沧 长安逢友人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方干 寄杭州于郎中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方干 赠孙百篇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方干 赠李支使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方干 送睦州侯郎中赴阙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曹邺 杏园即席上同年

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李咸用 哭所知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李山甫 贺友人及第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白居易 四月池水满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罗邺 春风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 罗隐 所思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罗隐 春风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无因。 许棠 写怀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邵谒 下第有感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漢語大詞典》:青毡
亦作“ 青毡 ”。
1.青色毛毯。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 唐 白居易 《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 艾芜 《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
2.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 宋 陆游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清 查慎行 《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
3.见“ 青毡故物 ”。
4.指清寒贫困者。亦指清寒贫困的生活。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岂期陛下軫念青氊,重升黄阁。” 明 徐复祚《投梭记·闺叙》:“卑人緑螘一生,青毡半世。志存丘壑,梦断巖廊。”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兼怀安侯姊文冲谷四兄》诗之一:“朱紱聊通隐,青氊尽絜家。” 李光 《集诗述感》诗:“门巷萧条酬应懒,英雄末路一青毡。”
《漢語大詞典》:青毡故物(青氈故物)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 晋 裴启 语林:“ 王子敬 在斋中卧,偷人取物,一室之内畧尽。 子敬 卧而不动,偷遂登榻,欲有所觅。 子敬 因呼曰:‘石染青氊是我家旧物,可特置否?’於是羣偷置物惊走。”按,《晋书·王献之传》也载此事。后遂以“青毡故物”泛指仕宦人家的传世之物或旧业。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满脸堆欢的向公子道:‘此我三十年前故态也。便是里头这几件东西也都是我的青毡故物。’” 清 吴锡麒 《水仙子·归兴》曲之一:“算青毡故物难离,请图作村夫子,去教些牛舍儿,归矣茅茨。”亦省作“ 青毡 ”。 唐 杜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慨青毡之未復,誓铁砚以相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天兵南下时,其家人窃负(铁券)以逃,而死於难,券亦莫知所在。越再丙子,渔者偶网得之……用十斛穀易得,青毡復还,诚为异事。”
《漢語大詞典》:藜光
烛光。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道荒芜羞对,宫中莲烛,昏花难映,阁上藜光。” 元 尹廷高 《寄刘千里》诗:“一道藜光照座寒,东风吹入五云班。” 清 唐孙华 《送吴振西北游》诗:“三条樺烛藜光助,千佛名经蘂榜看。”参见“ 藜火 ”。
分類:烛光
《漢語大詞典》:藜火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漢語大詞典》:青藜
(1).指藜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 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
《國語辭典》:平原督邮(平原督郵)  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
劣酒的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齐与脐同音,言好酒直至脐下;平原有鬲县,鬲与膈同音,言恶酒只到膈下。
分類:从事官名
《漢語大詞典》:酒到脐(酒到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桓公 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輒令先尝,好者谓‘ 青州 从事’,恶者谓‘ 平原 督邮’。 青州 有 齐郡 , 平原 有 鬲县 ;‘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后以“酒到脐”指好酒。 宋 陆游 《雨中小酌》诗:“愁看场上禾生耳,且泥盃中酒到脐。”
分類:好酒
《國語辭典》:青州从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东省旧府名。从事,古官名。青州从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谓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后用以泛称美酒。《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好酒曰青州从事。」清。朱彝尊〈青玉案。清秋满目临淄水〉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
分類:好酒直到
《漢語大詞典》:青州曲(青州麴)
即 青州 从事。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更踏 青州 麴,薄酒知君笑督邮。”参见“ 青州从事 ”。
分類:青州从事
《國語辭典》:青州从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东省旧府名。从事,古官名。青州从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谓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后用以泛称美酒。《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好酒曰青州从事。」清。朱彝尊〈青玉案。清秋满目临淄水〉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
分類:好酒直到
《國語辭典》:丹青  拼音:dān qīng
1.绘画时所用的颜料。《周礼。秋官。职金》:「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管子。小称》:「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
2.绘画。《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
3.丹青不易褪色,因以比喻始终不渝。《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公孙述》:「帝乃与述书,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晋。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4.丹,丹册,记载功勋;青,青史,纪录史事。「丹青」泛指史籍。汉。王充《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5.指画像;绘画。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
6.画工的代称。三国魏。曹丕〈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
《漢語大詞典》:丹青地
指朝廷庙堂。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 唐 杜甫 《石砚》诗:“致於丹青地,知汝随顾盼。” 仇兆鳌 注:“丹青地,谓丹墀青琐之间。” 杨伦 笺注:“言此砚致於 明光 禁中丹墀青琐之地,亦得蒙天子之盼睞也。”
分類:朝廷庙堂
《國語辭典》:延寿(延壽)  拼音:yán shòu
延长寿命。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西游记》第二四回:「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
《國語辭典》:青牛  拼音:qīng niú
1.神话传说中的树精。《太平御览。卷九○○。兽部。牛引嵩高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史记。卷五。秦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录异传云》:「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也作「彭侯」、「木精」。
2.神话传说中仙人所乘的牛。晋。葛洪《神仙传》卷十:「常驾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因号青牛道士。」
《國語辭典》:打春  拼音:dǎ chūn
旧时习俗于立春日,州县官府以鞭打春牛迎春,祈求丰收。宋。洪适 南歌子。闰岁饶光景词:「闰岁饶光景,中旬始打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也称为「鞭春」、「鞭牛」。
《漢語大詞典》:东帝(東帝)
(1).东方的帝王。 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吕氏春秋·孝行:“ 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 高诱 注:“ 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 秦昭王 为西帝, 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
(2).东方的帝王。 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 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3).东方的帝王。 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 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 , 吐蕃 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宋 陈经国 《沁园春·丁酉年感事》词:“悵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4).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 宋 戴炳 《初冬梅花偷放颇感》诗:“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烟花诗集:“东帝初无厚薄情,恶花随分也能春。”
《國語辭典》:东皇(東皇)  拼音:dōng huáng
春神。唐。杜甫〈幽人〉诗:「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
分類:天神司春
《漢語大詞典》:东皇太一(東皇太一)
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名。文选·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唐 吕向 题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 楚 东,以配 东帝 ,故云 东皇 。”
分類:天神题注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漢語大詞典》:青皇
(1).即 青帝 。 明 倪元璐 《皇极门颁历作》诗:“ 黑帝 威初试, 青皇 位早传。” 清 金人瑞 《休问》诗:“作书何计通天上,自别 青皇 堕泪多。”参见“ 青帝 ”。
(2).道教以为 青皇 是木星中统率九 青帝 的上皇。云笈七籤卷二五:“ 青皇 者,东方之上真始精之尊神也。出入玉清,与高上为友也。其门内 青帝 ……并受事於中央 青皇 也。”参见“ 青帝 ”。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 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时充贡献。” 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东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东陵侯 。 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唐 李商隐 《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 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扬州人召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分類:长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种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漢語大詞典》:青门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曾于 汉 初种瓜于 长安 青门 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写出青门故侯。”参见“ 青门瓜 ”。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漢語大詞典》:独乐园(獨樂園)
(1). 宋 司马光 之园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南郊。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独乐园:“ 司马温公 在 洛阳 ,自号 迂叟 。其园曰 独乐园 ,园卑小,不可与他园班。” 宋 苏轼 有《司马君实独乐园》诗。
(2).泛指名人的花园。 宋 赵如腾 《呈竹湖李端明》诗:“岁时阔会英耆社,风月稀游独乐园。”
《漢語大詞典》:青云器(青雲器)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
《國語辭典》:青云志(青雲志)  拼音:qīng yún zhì
1.远大的志向。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联句〉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裡,形影自相憐。」
2.高洁的志趣。如:「虽寄迹红尘间,但胸怀青云志,心无杂思。」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青云料(青雲料)
谓获取高官显位的手段。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羈旅虽同 白社 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國語辭典》:青云直上(青雲直上)  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
青云,指显要的地位。青云直上比喻顺利的迅速升到高位。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三首之二:「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将去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也作「直上青云」。
分類:飞黄腾达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