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靖康  拼音:jìng kāng
宋钦宗的年号(西元1126~1127)。
分類:安康安乐
《漢語大詞典》:靖节(靖節)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靖节徵士(靖節徵士)
即 陶潜 。 东晋 大诗人。字 元亮 ,私谥 靖节徵士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 靖节徵士 。”亦称“ 靖节先生 ”。 唐 赵嘏 《赠桐乡丞》:“若教 靖节先生 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 靖节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明 无名氏 《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 靖节 归来 五柳庄 。”
《漢語大詞典》:靖共
见“ 靖恭 ”。
《漢語大詞典》:靖恭
亦作“ 靖共 ”。
(1).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高亨 注:“靖,犹敬也。共,奉也。”文选·班昭〈东征赋〉:“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刘良 注:“靖思恭敬。”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
(2).借指职位、职守。 宋 曾巩 《赠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於靖恭。”
《国语辞典》:靖国(靖国)  拼音:jìng guó
使国家安定。唐。孙逖〈授牛仙客殿中监制〉:「出则靖国,方资五利之功;入则训驺,宜修六尚之职。」
《國語辭典》:嘉靖  拼音:jiā jìng
1.以美好的教化平定安服。《书经。无逸》:「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2.明世宗的年号(西元1522~1566)。
《韵府拾遗 梗韵》:陶靖
元稹诗最便陶靖饮还作解愁嘲
《國語辭典》:绥靖(綏靖)  拼音:suī jìng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大有造于西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也作「绥静」。
《国语辞典》:李靖  拼音:lǐ jìng
1.人名。(西元571~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唐代开国名将,文武双全。平吴,破突厥,定吐谷浑。拓地自阴山起,北至大漠,功业极伟,封卫国公,卒谥景武。后人录其论兵语为李卫公问对。后世小说戏曲中将李靖与虬髯客、红拂女合称为「风尘三侠」。
2.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由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分化出来。参见「托塔李天王」条。
《漢語大詞典》:靖恭
亦作“ 靖共 ”。
(1).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高亨 注:“靖,犹敬也。共,奉也。”文选·班昭〈东征赋〉:“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刘良 注:“靖思恭敬。”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
(2).借指职位、职守。 宋 曾巩 《赠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於靖恭。”
《國語辭典》:安靖  拼音:ān jìng
平静安宁。《西游记》第四回:「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也作「安静」。
《國語辭典》:不靖  拼音:bù jìng
不安定、不平静。《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唐。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若不靖于本,而务救于末,则救之所为,乃祸之所起也。」
《漢語大詞典》:自靖
(1).各自谋行其志。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 孔 传:“各自谋行其志,人人自献达于先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如三仁之自献自靖,或杀身以全节,或归 周 以全祀,或佯狂以全道,均不失本心之德而已矣。”
(2).犹自尽。明史·忠义传六·段复兴:“叹曰:‘城小无兵,空令士民受祸,计惟自靖耳。’令妻妾子女尽縊,乃投繯死。”
《漢語大詞典》:靖言
安静地。言,助词。魏书·世宗宣武帝纪:“贵游之胄,叹同子衿,靖言念之,有兼愧惭。”参见“ 静言 ”。
《國語辭典》:静言(靜言)  拼音:jìng yán
巧言。《书经。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國語辭典》:靖难(靖難)  拼音:jìng nàn
1.安危定难,使国家的局势稳定。《晋书。卷一○○。杜韬传》:「进宜为国思靖难之略,退与旧交措枉直之正,不亦绰然有馀裕乎!」
2.明惠帝建文初,用齐泰、黄子澄谋,削诸藩权。帝季父燕王棣,以黄、齐为奸人,举兵反,号称为「靖难」。攻战三年,遂陷京师,自立为帝,史称明成祖。
《漢語大詞典》:靖深
静穆深沉。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同 ﹞为人靖深,超然不攖世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 退之 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厉靖深不及也。”
分類:静穆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