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祇夜
雀离
庵摩勒
悉昙
图腾
优昙华
俟斤
一克
艋舺
魔罗
赛因
密司
尼乾
坦克
乐普
《漢語大詞典》:祇夜
梵文音译。意为讽诵,指在佛经经文后用作讽诵的偈语,多为诗歌、韵文。《首楞严经》卷五之一:“ 阿难 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加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 宋 黄庭坚 《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柎灭稿别和一章》:“空餘祇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史容 注:“《涅槃经》云:‘因本经以偈颂名祇夜。’译梵祇夜,此云重颂。”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道释:“祇夜伽陀, 唐 言讽诵。”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十八问:更有否?答:普门品偈‘偈答无尽意’五字,应入 阿难 语;应是尔时佛以偈答‘无尽意曰……’十字,不应误入祇夜。”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復次,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破之二。”
《漢語大詞典》:雀离(雀離)
梵语Cakra,或音译为“昭怙釐”。古 屈支国 寺名,在今 库车 北 苏巴什 地方。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后以“雀离”泛指佛寺,佛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释氏《西域记》曰: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 雀离大清浄 。” 杨守敬 注疏:“《唐西域记》: 屈支国 城北四十餘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 昭怙釐 。在国北,里数与此寺略同,釐、离亦音近, 昭怙釐 盖即此 雀离 也。又按北史·西域传:‘ 乾陁国 都城东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谓 雀离佛图 。’集古録有 武平 元年《龙华寺浮图碑》,称‘造爵离一区’。然则‘爵离’为寺之通称,不第 赤沙 之寺有此名也。” 清 许承钦 《古寺》诗:“偶款松关到雀离,苔花蚀尽 至元 碑。”
分類:梵语音译
《漢語大詞典》:庵摩勒(菴摩勒)
果名。梵语音译。又称“餘甘”、“菴摩罗”。果为球形,有棱。 宋 黄庭坚 《更漏子》词:“菴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菴摩勒﹝释名﹞引 陈藏器 曰:“梵书名菴摩勒,又名摩勒落迦果。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餘甘。”
《國語辭典》:悉昙(悉曇)  拼音:xī tán
梵语siddham的音译:(1)以图表形式表示梵语拼音理论的学问。(2)梵语古书体之一。(3)真实性。如:「四悉檀」。也作「悉檀」、「肆昙」。
分類:梵文音译
《國語辭典》:图腾(圖騰)  拼音:tú téng
神圣化的自然物符号或形象,经常成为群体或氏族的标志,并成为崇拜的对象。
分類:英语音译
《国语辞典》:优昙华(优昙华)  拼音:yōu tán huā
植物名。巴利语udumbara的音译,优昙钵罗华的简称。桑科榕属,落叶灌木。干高二十至三十公尺。叶椭圆形,长六至二十公分。隐头花序聚生于老干瘤突上之短枝,球形或梨形,红熟。佛教神树。产华西、中南半岛印度至澳洲。也译作「优昙花」、「优昙钵罗」。
《漢語大詞典》:俟斤
突厥语irkin的音译。 突厥 部落首领之称。其先世官俟斤者,遂以为氏。参阅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二。俟斤作为官名,亦为 契丹 等所沿用。参阅周书·异域传上·车莫奚北史·蠕蠕传新唐书·北狄传·契丹旧唐书·突厥传上:“其大官屈律啜,次阿波,次頡利发,次吐屯,次俟斤,并代居其官而无员数,父兄死则子弟承袭。”
《漢語大詞典》:一克
(1).蒙语“大”的音译。明史·李成梁传:“ 土蛮 部长 一克灰正 纠 把兔儿 、 炒花 、 花大 等三万骑,约 土蛮 诸子共驰 辽阳 挟赏。”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译音无定字:“《李成梁传》前称大委正,后称一克灰正,亦是一人。蒙古语大为伊克,亦曰一克;委灰音相似也。”原注:“《王崇古传》 俺答 妻一克哈屯,盖其大妻也。元史作也可,《兵志》作也可怯薛,谓第一怯薛也。”
(2).表数量。公制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藏语用于容量和地积: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国语辞典》:艋舺  拼音:měng jiǎ
台北市万华的旧称。为凯达格兰族「独木舟」一语的音译。在新店溪与大汉溪交会处,因停泊许多艋舺来此交易,而被称为「艋舺」,日治时代以日语雅化为同音字「万华」。参见「万华」条。
《国语辞典》:魔罗(魔罗)  拼音:mó luó
夺命、障碍善事者。为梵语māra的音译。魔罗有三种:一指能夺人的生命、障碍善法的天界众生。二指障碍修行的果报。三指修行者因修行方法不正确,而构成的幻境。
《漢語大詞典》:赛因(賽因)
亦作“ 赛音 ”。亦作“ 赛银 ”。 蒙古语sain的音译。好。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安排着筵会、金盏子满斟着赛银打剌苏。”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吉祥,如伯颜者,富也;只儿哈朗者,快乐也;阿木忽郎者,安也;赛因者,好也。”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吉林·宁古塔风俗杂谈》:“出遇老者于途,必鞠躬垂首而问曰:‘赛音。’赛音者, 汉 言好也。”
《漢語大詞典》:密司
英语miss的音译。亦译为“密斯”。意为小姐。 鲁迅 《书信集·致韦丛芜》:“ 密斯朱 来访过一次,我还无暇去回看她。”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一:“ 焕之 急看,是学校里的 密司殷 。”
《漢語大詞典》:尼乾
亦作“ 尼犍 ”。 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国王事尼乾道,铸金银人像大十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摩呾吒国:“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天主教论:“《西域记》云: 鉢罗那迦天 祠,人露形,旦上高柱,一手执柱端,一手躡旁杙,一手一足,虚悬向外,视日影,求出生死,所谓裸形求仙,是尼犍法。”
分類:梵语音译
《國語辭典》:坦克  拼音:tǎn kè
一种由履带传动的战车。为英语tank的音译。参见「坦克车」条。
《国语辞典》:乐普(乐普)  拼音:lè pǔ
一种避孕器具。英语loop的音译。由金属、塑胶或人造纤维制成的弯形物,安放在妇女子宫腔内,用以干扰受精卵著床,以达到避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