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韵腹(韻腹)  拼音:yùn fù
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如ian韵中a 为韵腹。
分類:韵母元音
《國語辭典》:韵母(韻母)  拼音:yùn mǔ
汉语字音中,除去声母、声调后所剩的部分,可分成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如欢(huan),u为介音,a为韵腹,n为韵尾,凡韵母必有韵腹,至于介音、韵尾则可有可无。如攀(pan),无介音,脱(tuo)则无韵尾。或单称为「韵」。
《國語辭典》:阳韵(陽韻)  拼音:yáng yùn
声韵学家称带有鼻声韵尾m、n、ng的韵母。如中古韵书中的东、冬、真、文、侵、谈等韵。也称为「阳声韵」。
《国语辞典》:复合韵母(复合韵母)  拼音:fù hé yùn mǔ
一个韵母从发音开始到结束,由两个单韵母复合而成,使舌跟唇从一个单韵母的发音状态改换为另一个单韵母的发音状态。
《国语辞典》:开齐合撮(开齐合撮)  拼音:kāi qí hé cuò
声韵学上把韵母按照发音时嘴唇的形状,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等四呼,简称为「开齐合撮」。
《国语辞典》:捲舌韵母(捲舌韵母)  拼音:juǎn shé yùn mǔ
捲舌元音。指发音时舌尖翘向硬腭的韵母ㄦ。
《国语辞典》:复韵母(复韵母)  拼音:fù yùn mǔ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如国音中的ㄞ(ai)、ㄟ(ei)、ㄠ(au)、ㄡ(ou)。也称为「复合元音」、「复元音」。
《国语辞典》:阴声韵(阴声韵)  拼音:yīn shēng yùn
传统声韵学术语:(1)广义指无鼻音韵尾的韵母,与阳声相对。如中古韵书中的支、脂、之、质诸韵。(2)狭义指无鼻音,亦无清塞音的韵母,如上述诸韵中的支、脂、之等韵。也称为「阴声」、「阴韵」。
《国语辞典》:开尾韵(开尾韵)  拼音:kāi wěi yùn
语言学上指没有韵尾的韵母。
《国语辞典》:结合韵(结合韵)  拼音:jié hé yùn
由两个韵母结合成的音。在国音中有二十二个结合韵,都是由ㄧ、ㄨ、ㄩ作为介音。如ㄧㄚ、ㄧㄝ、ㄨㄚ、ㄨㄛ、ㄨㄞ、ㄩㄝ、ㄩㄢ、ㄩㄣ、ㄩㄥ等。
《国语辞典》:练声曲(练声曲)  拼音:liàn shēng qǔ
一种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用以加强演唱技巧。练声曲中亦有富于艺术价值者,可供音乐会演出。
《国语辞典》:阳声韵(阳声韵)  拼音:yáng shēng yùn
声韵学家称带有鼻声韵尾m、n、ng的韵母。如中古韵书中的东、冬、侵、谈等韵。也称为「阳韵」。
《國語辭典》:鼻韵母(鼻韻母)  拼音:bí yùn mǔ
鼻音收尾的韵母。如国语的ㄢ(an)、ㄣ(en)、ㄤ(ang)、ㄥ(eng)等。
《國語辭典》:闭口韵(閉口韻)  拼音:bì kǒu yùn
声韵学上指具有双唇辅音收尾的韵母,如-am、-ap等。在上古、中古音是普遍的现象,但演变至现代汉语,仅保留于闽南、客家、广东等南方方言。
分類:收尾韵母
《漢語大詞典》:傍纽(傍紐)
古代音韵学术语。与“正纽”相对。谓声母相同、韵母相近而声调不一的字。 唐 神珙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序》:“傍纽者,皆是双声。正在一纽之中,傍出四声之外,傍、正之目,自此而分清浊也。”参见“ 正纽 ”。
《漢語大詞典》:正纽(正紐)
(1).指四声相承的同声母字。如壬、衽、任、入。见 唐 神珙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
(2).谓格律诗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一。
《國語辭典》:单韵母(單韻母)  拼音:dān yùn mǔ
只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如国音字母中的ㄚ、ㄛ、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