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疏数(疏數)
亦作“疎数”。
1.稀疏和密集。《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尉缭子·兵令上》:“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数有常法。” 唐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2.犹远近。《穀梁传·隐公九年》:“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 范宁 注:“谓灾有远近。远者为疏,近者为数也。”《墨子·备城门》:“爵穴大容苣,高者六尺,下者三尺,疏数自适为之。” 毕沅 校注:“言视敌而为疏促。”《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日月之行有疏数,故历久不能无差。”
3.指亲疏。 唐 元稹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推迁悲往事,疏数辨交情。”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待族姻庐井曲尽人情,不以贵富贱贫而为薄厚疏数。”
4.慢与快。《淮南子·说林训》:“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 高诱 注:“疏,犹迟也。数,犹疾也。得其节,火乃生。”
5.稀少和频繁。 唐 李翱 《答独孤舍人书》:“又以为苟相知,固不在书之疎数;如不相知,尚何求而数书。” 宋 曾巩 《与王深父书》:“顾 深父 所相与者,诚不在於书之疏数;然嚮往之心,非书则无以自解。”
1.稀疏和密集。《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尉缭子·兵令上》:“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数有常法。” 唐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2.犹远近。《穀梁传·隐公九年》:“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 范宁 注:“谓灾有远近。远者为疏,近者为数也。”《墨子·备城门》:“爵穴大容苣,高者六尺,下者三尺,疏数自适为之。” 毕沅 校注:“言视敌而为疏促。”《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日月之行有疏数,故历久不能无差。”
3.指亲疏。 唐 元稹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推迁悲往事,疏数辨交情。”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待族姻庐井曲尽人情,不以贵富贱贫而为薄厚疏数。”
4.慢与快。《淮南子·说林训》:“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 高诱 注:“疏,犹迟也。数,犹疾也。得其节,火乃生。”
5.稀少和频繁。 唐 李翱 《答独孤舍人书》:“又以为苟相知,固不在书之疎数;如不相知,尚何求而数书。” 宋 曾巩 《与王深父书》:“顾 深父 所相与者,诚不在於书之疏数;然嚮往之心,非书则无以自解。”
《漢語大詞典》:毂击(轂擊)
(1). 战国 齐 人令车交驰,以毂相击为乐的一种活动。《晏子春秋·杂下二》:“ 齐 人甚好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 晏子 患之,迺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 明 陈继儒 《枕谭·毂击》:“ 苏秦 称 临淄 ﹝涂﹞中,车轂击以为盛。其义何居?按《乐府》云, 齐 人本好轂击相犯以为乐也。”
(2).车子来往,其毂相击。形容交往频繁。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贵人之家,云行於涂,轂击於道。”《汉书·匈奴传下》:“虽智者劳心於内,辩者轂击於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 颜师古 注:“言使车交驰,其轂相击也。”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宋 苏轼 《和陶诗·和咏二疏》:“世途方轂击,谁肯行此路。”
(2).车子来往,其毂相击。形容交往频繁。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贵人之家,云行於涂,轂击於道。”《汉书·匈奴传下》:“虽智者劳心於内,辩者轂击於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 颜师古 注:“言使车交驰,其轂相击也。”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宋 苏轼 《和陶诗·和咏二疏》:“世途方轂击,谁肯行此路。”
《漢語大詞典》:叠迹(疊跡)
(1).形容众多。《文选·左思〈吴都赋〉》:“跃马叠跡,朱轮累辙。” 李周翰 注:“叠跡累辙,言其众多也。”《文选·江淹〈恨赋〉》:“若迺骑叠跡,车屯轨,黄尘帀地,歌吹四起。” 李善 注:“此言荣贵之子车骑之多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彯组 云臺 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跡。” 刘良 注:“摩肩叠跡,言其多也。”
(2).形容急速奔走。 唐 李白 《明堂赋》:“延五更,进百辟,奉珪瓚,献琛帛。顒昂俯僂,儼容叠跡。” 王琦 注:“叠跡者,状其骏奔在庙。”
(3).形容频繁往来进出。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皇朝摛华之彦,叠跡兰臺;捍圉之才,蜚英鳞甸。”
(2).形容急速奔走。 唐 李白 《明堂赋》:“延五更,进百辟,奉珪瓚,献琛帛。顒昂俯僂,儼容叠跡。” 王琦 注:“叠跡者,状其骏奔在庙。”
(3).形容频繁往来进出。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皇朝摛华之彦,叠跡兰臺;捍圉之才,蜚英鳞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