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风云

相关人物
班固


《汉书》卷一百上〈叙列传上〉
宾戏主人曰:「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列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章,是以圣哲之治,栖栖皇皇,孔席不暧,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列之馀事耳。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矕龙虎之文,旧矣。卒不能摅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景骇,闻之者响震。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潜神默记,恒以年岁。然而器不贾于当已,用不效于一世,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意者,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谥,不亦优乎?」

例句

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汪遵 升仙桥

典故
际风云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答魏太子笺〉~826~
伏惟所天,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此众议所以归高,远近所以同声。然年岁若坠,今质已四十二矣,白发生鬓,所虑日深,实不复若平日之时也。但欲保身敕行,不蹈有过之地,以为知己之累耳。游宴之欢,难可再遇;盛年一过,实不可追。臣幸得下愚之才,值风云之会,时迈齿臷。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不胜慺慺。以来命备悉,故略陈至情。质死罪死罪。唐·李善注引《论语注疏》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引《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
典故
九五龙飞
 
风云龙虎
   
龙虎散,风云灭


《周易注疏》卷一〈乾〉~0~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禦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威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國語辭典》:风云(風雲)  拼音:fēng yún
1.语本《易经。乾卦》:「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比喻同类事物相感而际遇得时。《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臣幸得下愚之才,值风云之会。」《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风云玄感,蔚为帝师。」
2.比喻变化莫测。唐。李白〈猛虎行〉:「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3.比喻高远接天。《文选。左思。吴都赋》:「径路绝,风云通。」《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南接衡巫,风云之路千里。」
4.比喻高位。《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奋跃渊涂,跨腾风云。」
5.比喻豪迈壮烈。如:「义烈风云」、「叱吒风云」。
6.风与雨。比喻天气。唐。杜甫〉诗:「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
《漢語大詞典》:风云会(風雲會)
(1).风云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选·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刘良 注:“蔼蔼盛貌,佳人繁多,若风云之会。”
(2).指君臣际会。亦泛指际遇。 汉 王粲 《杂诗》之四:“遭遇风云会,託身鸞凤间。” 唐 杜甫 《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清 李渔 《怜香伴·谄笑》:“河润莫教迟,枯鱼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风云会,那时节烧尾难忘此日雷。”
《漢語大詞典》:风云气(風雲氣)
(1).指变易无常的局势。 唐 杜甫 《中夜》诗:“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2).犹言英雄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士人·沈祖量:“余谓柔情亦吾辈佳事,何至卑下委媟乃尔。此君虽有才名,其如风云气短何! 沉 未几以贫鬱早世。” 梁启超 《雷庵行》:“蛰龙起蛰万灵从,神州十载风云气。”
《分类字锦》:瞻睇风云(瞻睇风云)
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七年二月甲寅车驾巡南豫南兖二州诏曰江汉楚望咸秩周禋礼九疑于盛唐祀蓬莱于渤海皆前载流训列圣遗式霍山是曰南岳寔惟国镇韫灵呈瑞肇光宋道朕驻跸于野有事岐阳瞻睇风云徘徊以想可遣使奠祭
分类:省方
《分类字锦》:吐纳风云(吐纳风云)
高允祭岱宗文吐纳风云育成万品
分类:泰山
《國語辭典》:天有不测风云(天有不測風雲)  拼音: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谚语)比喻世事吉凶难以预料。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小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
《分类字锦》:天地风云(天地风云)
风后握奇经八阵四为正四为奇注后人说天地风云为四正龙虎鸟蛇为四奇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啸吒风云(嘯吒風雲)
同“叱吒风云”。 南史·陈纪上·武帝:“公龙驤虎步,啸吒风云,山靡坚城,野无强阵,清祆氛於 灨石 ,灭沴气於 雩都 。”
《漢語大詞典》:啸咤风云(嘯咤風雲,嘯吒風雲)
同“叱吒风云”。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公亦观时佇圣,啸咤风云,跪开 黄石 之书,高咏 玄池 之野。”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抑扬英武,啸咤风云。”
啸吒风云:同“叱吒风云”。 南史·陈纪上·武帝:“公龙驤虎步,啸吒风云,山靡坚城,野无强阵,清祆氛於 灨石 ,灭沴气於 雩都 。”
《国语辞典》:风云气候(风云气候)  拼音:fēng yún qì hòu
有关风水的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数中有掌印柴夫人,理会得些个风云气候。」
分类:风水
《国语辞典》:风云开阖(风云开阖)  拼音:fēng yún kāi hé
本指风云或散或聚,变幻不定。后比喻局势动荡变化。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国语辞典》:风云感会(风云感会)  拼音:fēng yún gǎn huì
感知时势变动,奋起而有作为。如:「每当社会动荡之时,各能人志士皆能风云感会,有所作为。」
《國語辭典》:云龙风虎(雲龍風虎)  拼音:yún lóng fēng hǔ
同类事物相感应。语本《易经。乾卦。九五》:「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比喻圣主贤臣之遇合。唐。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也作「风虎云龙」。
《國語辭典》:风虎云龙(風虎雲龍)  拼音:fēng hǔ yún lóng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参见「云龙风虎」条。宋。王安石 浪淘沙。伊吕两衰翁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