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3,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鱼肚
糟腌
焄膻
鱼丸
豆丝
鲞鳔
奶品
副食品
乾丝
爆肚
酿鹅
什锦
麦片
炼珍
龙肝豹胎
《國語辭典》:鱼肚(魚肚)  拼音:yú dǔ
用鱼类的鳔制成,可为食品及工业上的用途。
《國語辭典》:鱼肚白(魚肚白)  拼音:yú dù bái
接近鱼肚子的白色,常用来形容黎明的天色。如:「接近清晨,天边已呈现一片鱼肚白了。」
《漢語大詞典》:糟腌(糟醃)
亦作“ 糟淹 ”。亦作“ 糟醃 ”。
(1).用酒或糟加上盐及其他调味品腌制食品。晋书·孔羣传:“公不见肉糟淹更堪久邪?” 元 白朴 《寄生草·饮》曲:“糟醃两箇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
(2).指糟腌的食品。《水浒传》第二一回:“却有 鄆城县 一个卖糟腌的 唐二哥 ,叫做 唐牛儿 。”
《漢語大詞典》:焄膻
同“焄羶”。
指腥臊的食品。
分類:食品
《國語辭典》:鱼丸(魚丸)  拼音:yú wán
鱼肉调蛋清等制成的丸子。如:「淡水鱼丸在北部地区是颇负盛名的一种小吃。」
《國語辭典》:豆丝(豆絲)  拼音:dòu sī
以绿豆粉和米粉加水调匀,在平底锅中煎成薄的软饼,待凉后切丝即成。可炒可煮,也可包馅后炸著吃,有豆香味,是一种家常小点。
《漢語大詞典》:鲞鳔(鮝鰾)
食品。腌制的鱼肚。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杂色货买:“及下饭海腊、鮝鰾、鸭子、炙鰍。”
《国语辞典》:奶品  拼音:nǎi pǐn
泛指含有牛奶或加入牛奶调制的食品。
《漢語大詞典》:副食品
泛指佐餐的食品。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第二场:“我推车子下街,卖副食品去!” 沙汀 《还乡记》四:“山沟里主要的是燎把野菜下饭,泡菜算上色副食品。”
《國語辭典》:乾丝(乾絲)  拼音:gān sī
豆腐乾切成的细丝,可凉拌或烹煮成菜肴食用。
《漢語大詞典》:爆肚
(1)食品。把牛羊肚片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就取出来,吃时现蘸作料。 苏叔阳 《爆肚》:“ 韩永利 老爷子自知不起,这一天早儿,就叨叨要吃一碗爆肚。”
(2)将牛羊肚儿用热油快煎再加佐料芡粉做成的食物——亦称“油爆肚儿”
《漢語大詞典》:酿鹅(釀鵝)
食品。即糟鹅。《水浒传》第四回:“老儿和这小廝上街来,买了些鲜鱼、嫩鸡、酿鹅、肥鮓、时新果子之类归来。”
分類:食品
《國語辭典》:什锦(什錦)  拼音:shí jǐn
1.由多种原料制成或多种花样的。如:「什锦火锅」。也作「十锦」。
2.由多种原料制成或多种花样拼成的食品。如:「素什锦」。也作「十锦」。
《國語辭典》:麦片(麥片)  拼音:mài piàn
用燕麦或大麦制成的快熟食品,方便烹煮及冲泡。
《漢語大詞典》:炼珍
指精美的食品。例如:今日堂有炼珍。——·周容《芋老人传》
分類:精美食品
《國語辭典》:龙肝豹胎(龍肝豹胎)  拼音:lóng gān bào tāi
比喻稀有珍贵的食品。《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厥肴伊何?龙肝豹胎。」
《國語辭典》:龙肝凤髓(龍肝鳳髓)  拼音:lóng gān fèng suǐ
比喻难得珍美的肴馔。《三国演义》第三六回:「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也作「凤髓龙肝」、「麟肝凤髓」。
分類:珍奇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