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烹饪(烹飪)  拼音:pēng rèn
烹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火部。芦火》:「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餲,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又京师一妇少寡,虽颇有姿色,而针黹烹饪,皆非所能。」
《漢語大詞典》:鼎饪(鼎飪)
相传 商 傅说 以调鼎烹饪之事向 武丁 喻说治国之理。后遂以“鼎飪”喻治理国政或治国的大臣。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虽謫居累年,再昇鼎飪,姦邪之口不能掩其善。”旧唐书·贾耽传赞:“ 元靖 訏謨,真谓纯儒,手调鼎飪,心运地图。” 宋 叶适 《寄李季章参政》诗:“已著鼎飪利,不共水火争。”
《漢語大詞典》:调饪(調飪)
(1).喻任宰相之职,治理国家。旧唐书·陆贽传论:“ 贄 居珥笔之列,调飪之地,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羣邪。”参见“ 调鼎 ”。
(2).谓烹饪。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济南王生》:“自携一婢来,凡调飪纫缝,非出其手不可。”
《國語辭典》:调鼎(調鼎)  拼音:tiáo dǐng
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漢語大詞典》:亨饪(亨飪)
烹煮;做饭做菜。易·鼎:“以木巽火,亨飪也。”参见“ 亨煮 ”。
《漢語大詞典》:亨煮
(1).烧煮食物。周礼·天官·亨人:“﹝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
(2).古代酷刑之一,将人煮死。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 望卿 前亨煮,即取他死人与 都 死并付其母。”
分類:食物酷刑
《國語辭典》:失饪(失飪)  拼音:shī rèn
烹调食物过生或过熟,以致味道欠佳。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齧檗吞针。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俄瘦奴以馔具出,脱粟失饪,殊不甘旨。」
《漢語大詞典》:饪餗(飪餗)
指鼎中煮熟的佳肴美味。 唐 王翰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飪餗调元气,歌鐘溢雅声。”
《國語辭典》:茵饪(茵飪)  拼音:yīn rèn
茵褥与饪食。原指吃与睡,后比喻起居饮食。宋。楼钥〈送王木叔推官分韵得锦字〉诗:「愿君疏药裹,一意护茵饪。」
分類:寝食
《漢語大詞典》:饪鼎(飪鼎)
亦作“餁鼎”。 烹饪的鼎。比喻朝廷大政。魏书·咸阳王禧传:“元弟 禧 虽在事不长,而戚连皇极,且长兼太尉,以和餁鼎。”
《骈字类编》:五饪(五饪)
梁简文帝七励五饪调神三芝辅性
《韵府拾遗 寝韵》:行饪(行饪)
魏书侯刚传刚于违和之中辛勤行饪
《韵府拾遗 寝韵》:樵饪(樵饪)
刘克庄词筛样饼瓮样茧长须赤脚共樵饪
《漢語大詞典》:饪熟(飪熟)
烹调。魏书·孝感传·赵琰:“飪熟之节,必亲调之。”
分類:烹调
《韵府拾遗 寝韵》:易饪(易饪)
东观馀论周方鼎方中空上彻于底而无碍则以澄肉泊之滓浊兼取其易饪耳
《国语辞典》:烹饪鼎鼐(烹饪鼎鼐)  拼音:pēng rèn dǐng nài
鼎、鼐皆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为传国重器,用以代表国家。「烹饪鼎鼐」比喻治理国家。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分类字锦》:鬲烹常饪(鬲烹常饪)
见上注
分类:釜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