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抄陈(抄陈)  拼音:chāo chén
公文上称给上级机关或首长的副本或抄件。
《漢語大詞典》:预备队(預備隊)
作战时军队首长掌握的机动力量,用以完成作战计划中预定任务或应付新的情况。 田汉 《卢沟桥》第二幕:“第三排为预备队,位置于本桥右侧通 宛平 西门之阵地。” 毛泽东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葫 锦 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四纵、十一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正在这个时候,团长 高陵 派来了两支强大的援兵--第三营的一个连和第一营的预备队。”
《国语辞典》:站长(站长)  拼音:zhàn zhǎng
综理全站事务的首长。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燕丹子》卷上:“ 燕太子 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许耳。 丹 仰天嘆,乌即白头,马生角, 秦王 不得已而遣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國語辭典》:司令部  拼音:sī lìng bù
军中发号施令的单位,为司令官驻地之所在。如宪兵司令部、卫戍司令部。
《国语辞典》:内阁总理(内阁总理)  拼音:nèi gé zǒng lǐ
实行内阁制度国家的行政首长。其任务为辅弼元首,总揽政务。也称为「阁揆」、「首相」、「总理」。
《国语辞典》:鉴核备查(鉴核备查)  拼音:jiàn hé bèi chá
鉴察核定,并加以存查。通常用于公文中对上级机关或首长期望及目的语。
《国语辞典》: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拼音:tiān xià ān,zhù yì xiàng ; tiān xià wéi,zhù yì jiàng
(谚语)国家安定时,应注意行政首长的能力;动乱时,就应注意军事将领的忠诚。《汉书。卷四三。陆贾传》:「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变,则权不分。」
《国语辞典》: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  拼音:gōng zhí rén yuán cái chǎn shēn bào fǎ
一项规定包括总统、副总统、五院正副院长、政务官、有给职的总统府资政、战略顾问、国军顾问、县市级以上民代、选举产生的乡镇市级政府首长,以及职务性质特殊的公职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等,都应于任职时申报财产的法律。总统、副总统、五院正副院长、政务官、立委、省市议员、县市长,并应将个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一定金额以上的不动产及上市(匮)股票,信托予政府承认的信托业代为管理处分。另外因职务关系对其财产具有利害关系的公职人员,亦比照此规定,必须强制信托。
《国语辞典》:行政官署  拼音:xíng zhèng guān shǔ
隶属于行政首长之下,就一定行政事务有决定和表示国家意思的权限之机关。
《国语辞典》:驻卫警察(驻卫警察)  拼音:zhù wèi jǐng chá
警察的一种。负责驻地机关首长厅舍、区域之警卫任务,维护首长及所属员工、各项设施安全。同时协助当地警察在不妨碍本身勤务原则下,共同维护地方治安。
《国语辞典》:副议长(副议长)  拼音:fù yì zhǎng
议会的副首长,由议员互选产生,有一定的任期。辅佐议长综理议会会务,议长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得代理议长执行。
《国语辞典》:典狱长(典狱长)  拼音:diǎn yù zhǎng
监狱内负责行政的最高首长。
《国语辞典》:兵部尚书(兵部尚书)  拼音:bīng bù shàng shū
职官名。为兵部首长,掌管天下军事,相当于周礼六官中的大司马。
《国语辞典》:秘书长(秘书长)  拼音:mì shū zhǎng
机关中幕僚单位的主管。除负责掌理文书及协助机关首长处理事务外,并主管所属单位。也称为「主任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