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马伏波
 
马将军
 
马援

相关人物
路博德
 
马援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卫将军骠骑列传〉~2945~
将军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有功,为符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彊弩都尉,屯居延,卒。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827~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

例句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刘长卿 送独孤判官赴岭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 塞下曲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杜牧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杜甫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杜甫 自平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杨巨源 赠史开封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 闺怨二首

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熊孺登 寄安南马中丞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罗隐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月上江平夜不风,伏波遗迹半成空。 裴夷直 江上见月怀古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 许浑 朝台送客有怀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许浑 韶州韶阳楼夜宴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典故
老马伏枥
 
老马思故枥
  
老骥思千里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魏武帝《步出夏门行·龟虽寿》「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例句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刘禹锡 学阮公体三首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戴叔伦 从军行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六翮。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4—49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文渊。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绿林、赤眉起事后,王莽以为新成大尹。莽败,避地凉州,依隗嚣,为绥德将军。继归光武,从击破嚣。建武十一年拜陇西太守,率军破先零羌。劝民耕牧,安定西边。后为伏波将军,率军镇压交阯二徵起义。又曾以男儿当“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乌桓。六十二岁时将兵击武陵五溪蛮,病卒于军。封新息侯,章帝建初中追谥忠成。著《铜马相法》。
全后汉文·卷十七
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莽时为郡督邮,坐事亡命。遇赦,辟卫将军王林府,拜新城大尹。莽败,去郡,避地凉州,隗嚣以为绥德将军。建武四年,奉使洛阳,以为待诏,历太中大夫、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二十五年,击五溪蛮,卒于军。为梁松所陷,追收侯印。建初三年,追谥曰忠成侯。
《漢語大詞典》:马伏(馬伏)
犹马爬。《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良久,又令他马伏在下,直舒双足, 西门庆 披着红綾被骑在他身上。”
分類:马伏
《国语辞典》:马伏波射潮(马伏波射潮)  拼音:mǎ fú bō shè cháo
马伏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伏波射潮指马援在廉州射浪平海波的神话传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六。射潮》:「廉州海中,常有浪三口连珠而起,声若雷轰,名『三口浪』。相传旧有九口,马伏波射减其六。屈翁山先生有射潮歌云:『后羿射日落其九,伏波射潮减六口。海水至今不敢骄,三口连珠若雷吼。』人知钱王射潮,而伏波射潮,罕有知者。」
《國語辭典》:伏枥(伏櫪)  拼音:fú lì
1.枥,马槽。伏枥指马被关在马房中或指驯养的马。亦用以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宋。陆游〈松骥行〉:「骥行千里亦可得?垂首伏枥终自伤。」
2.比喻退藏无所作为的人。
《国语辞典》:伏枥守株(伏枥守株)  拼音:fú lì shǒu zhū
马伏在槽上等喂养,人守在树旁等来撞死的兔子,皆无何作为。借指安于现况。如:「他过惯了伏枥守株的日子,叫他振作奋发、刻苦耐劳,以求上进是不可能的。」
《國語辭典》:伏波  拼音:fú bō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宋。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漢語大詞典》:老骥(老驥)
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叶剑英 《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 老驥伏櫪 ”。
《國語辭典》:老骥伏枥(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马虽老了,伏在马槽边,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语出汉。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年虽老而仍怀雄心壮志。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也作「伏枥老骥」。
分類: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