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驱屏(驅屏)
驱逐弃置。《梁书·武帝纪上》:“骋肆淫放,驱屏郊邑。老弱波流,士女涂炭。”
分類:驱逐弃置
《國語辭典》:逐客令  拼音:zhú kè lìng
本为秦王政驱逐各国客卿的命令。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亦泛指驱赶客人。《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长伴老母。」
《漢語大詞典》:惊逐(驚逐)
惊动驱逐。
分類:惊动驱逐
《漢語大詞典》:进傩(進儺)
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岁除日进儺,皆作鬼神状。”参见“ 儺 ”。
《漢語大詞典》:推逐
(1).犹追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须臾一人来问明府若为推逐,即披布衫笼头送县,一问具承,并贜并获。” 宋 王安石 《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刘君墓志铭》:“先是多盗,君用其党推逐,有发輒得,后遂无为盗者。”
(2).驱斥,驱逐。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米店中人嫌他停泊在此出入搅扰,厉声推逐,不许繫缆。”
分類:追捕驱逐
《国语辞典》:红牌(红牌)  拼音:hóng pái
1.某些球类比赛中,裁判用来驱逐严重犯规球员的红色牌子。如:「他因恶意犯规,被裁判举红牌赶出场。」
2.极受欢迎的。如:「红牌舞女」、「红牌歌星」。
《國語辭典》:打鬼  拼音:dǎ guǐ
北平雍和宫及喇嘛教黄寺黑寺,每年在旧历正月间,喇嘛们化装成神佛五鬼等,持棒挥打舞蹈,绕寺而走,驱除邪魔,称为「打鬼」。此种仪式,本是西藏风俗。也称为「跳布札」。
《國語辭典》:打退  拼音:dǎ tuì
1.赶走、驱逐。《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华甫昨日听了他一番议论,把那住夜的念头早打退了许多。」
2.取消、消除。如:「何不把那约会打退?」《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华甫昨日听了他一番议论,把那住夜的念头早打退了许多。」
《漢語大詞典》:搏逐
搏击,驱逐。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有 秖支之国 献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 宋 苏洵 《礼论》:“吾一旦而怒,奋手举挺而搏逐之可也。”
分類:搏击驱逐
《漢語大詞典》:观傩(觀儺)
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参阅周礼·夏官·方相氏礼记·月令
《漢語大詞典》:迸逐
驱逐,斥逐。迸,通“ 屏 ”。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秋鹰迸逐霜鶻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 耿楚侗 先生官南都,有士人为恶僧侮辱,以告先生,白所司治之。其僧逋,先生意第迸逐,不令復係籍本寺,士人未释然,必欲捕而枷之。”
分類:驱逐斥逐
《漢語大詞典》:驱禁(驅禁)
驱逐禁止。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三日》:“盖自 雍正 年间驱禁以后, 咸丰 十年与各国立约,復许传教。”
分類:驱逐禁止
《漢語大詞典》:呵逐
斥骂驱逐。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内黄狐怪:“忽见一狐立门槛上,望月,群呵逐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某甲﹞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 金和 《双拜冈纪战》诗:“ 蜀 军自东来,呵逐 楚 士开。”
分類:斥骂驱逐
《漢語大詞典》:逐斥
清 代官吏处分的一种处理方式。官吏有过被斥责驱逐回籍不予使用。《六部成语注解·吏部》:“逐斥:不要此人做此官,退而去之。”
《國語辭典》:逼遣  拼音:bī qiǎn
1.胁迫、逼迫。《北史。卷七。齐本纪。显祖文宣帝》:「或聚棘为马,纽草为索,逼遣乘骑,牵引来去,流血洒地,以为娱乐。」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则被那官司逼遣,他道是没收成千里无烟,著俺分房减口为供膳。」
2.驱赶。《魏书。卷二四。列传。崔玄伯》:「太宗以郡国豪右,大为民蠹,乃优诏徵之,民多恋本,而长吏逼遣。」